中班講述《各種各樣的布》
活動目標:1、知道有各種各樣的布2、能有條理地來講述布的特點3、感受各種布制品,大膽想象布的用途活動重點、難點:用恰當的詞語,有條理地、完整地來描述布的特點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布,各種布制品活動過程:一、引入布的話題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是什么?(拿出布娃娃)2、 你們知道布娃娃身上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嗎?二、觀察布、講述布的特點1、老師這里有各種各樣的布,我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布,請你們仔細地來看一看、摸一摸,待會兒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布是怎么樣的?(幼兒觀察片刻)2、老師先跟小朋友來說說我的這塊布,我的布是紫色的,摸上去軟軟的,上面有一條條的紋路。3、 現在我請小朋友們來說說你的布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用“我的布…….,摸上去……..,上面有………”等句子有條理、完整地來講述)4、 教師對幼兒描述的各種布的特點進行總結。5、 老師有一個魔法袋,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玩具,有的是用塑料做的,有的是用橡皮做的,有的是布做的,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把用布做的玩具摸出來。三、尋找教室中各種布制品1、這些各種各樣的布,它的本領是很大的,能變成好多好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當小小探索家,在教室里、午睡室、衛生間里找找看,哪些東西是布變的。2、請探索家們來說說你剛剛發現了哪些東西是布變的四、想象布的其他用途1、如果你有一塊布,你想用來做什么東西,為什么?五、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回家的時候,在家里找找看,哪些東西是用布做的。 指導老師意見:1、話題引入部分:讓幼兒摸摸身上的衣服,看衣服是什么做的,可以將各種材質進行分類,相同衣服材質的幼兒坐一起。2、第二環節:開開一個布的展覽會,請幼兒去參觀,參觀完后,教師請幼兒從顏色、形狀、觸感、花紋等來描述。摸布做的玩具那個環節,由于是請一個幼兒來摸,只有一個幼兒感受到,其他幼兒不一定認可,應該讓每個幼兒都來感受一下。3、第三環節請幼兒來說他們的發現時,讓幼兒用“我在……地方,看到……是布變的”的句式來說。4、讓幼兒想象的時候,可以不用追問為什么。4、總體上來說,要多點互動,說話語氣要生動一點,不要每句話講得都很平淡,教師的說話語氣和情緒能帶動孩子的情緒,積極的情緒能讓活動更活躍。在請幼兒來回答問題的時候,頻率要快,這樣就不會讓其他幼兒有空閑的時間去和旁邊的幼兒搭訕,在一個幼兒回答完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其他幼兒來給他拍拍手,這樣也是一種互動。 自我反思:在設計教案的時候,都按著傳統、常規的思維去設計,缺少在常規中加入一些有趣、新穎的元素,傳統的環節設計實施起來可能筆記容易,能夠清晰地把每個環節拉下來,但是這種方式幼兒已經很習慣了,對他們來說沒有什么新鮮感,所以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的魅力也很重要,教師的語言、表情、動作等都能體現一種魅力,生動活潑的語言,積極地表情情緒更加能吸引幼兒,能使幼兒參與到互動中來,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教師一貫地灌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