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本閱讀活動:小白兔
繪本分析
小白兔興高采烈地去自家園子里采摘卷心菜準備回家燒湯,滿載而歸時,發現自己家的門被關上了。他帶著疑惑和驚訝敲了敲門,發現自己的家被一只兇惡的山羊占領,小白兔嚇得拔腿就跑。他一路跑,一路找救兵幫忙。一開始,他遇到一頭強壯的牛,可是當牛聽說是一只“兇巴巴的、能把小白兔碾個稀巴爛的”山羊后,害怕地拒絕了他。接著,小白兔先后遇到一條大狗、一只體型巨大的公雞,可他們都拒絕了他。小白兔耷拉著腦袋又害怕又失望地走著,這時來了一只螞蟻。這是一只淡定的螞蟻,腳踩皮鞋,面帶微笑,表示愿意幫助小白兔。可小白兔有點不大相信:螞蟻這么小,他真的能幫助我嗎?就在他半信半疑的時候,小螞蟻把門敲出強有力的“咚咚咚”聲,用充滿底氣的聲音告訴山羊“我是一只強大的螞蟻”,出乎意料的是,兇惡的山羊真的逃跑了!
畫家對角色和情節進行了有趣的、超乎常規的描繪:主角小白兔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毛茸茸、胖乎乎的兔子形象不一樣,嘴巴又長又尖,有點像狐貍——他確實像狐貍一樣會說,每遇見一種動物,他都會用不同的詞匯形容山羊的兇狠。當小白兔被山羊嚇得落荒而逃時,居然是用五條腿(另外兩條腿被擬人化,成為胳膊)在跑,孩子們看到這里不禁哄然大笑:“啊!太搞笑了,兔子怎么會有這么多條腿?”接著又自己回答:“是因為它跑得太快了。”而當穿著皮鞋的螞蟻粉墨登場時,山羊拿著放大鏡仔細尋找的樣子,形象地凸顯了小螞蟻的“小”,讓讀者忍俊不禁,更充滿期待:這么小的螞蟻,為什么不怕山羊?
繪本的語言也頗具特色,尤其是小白兔向不同的動物描述“可怕的山羊”時,每一次的句式都相似,但詞匯有所區別,那些形容詞比如“兇巴巴”“惡狠狠”,以及每一個動詞如“撲”“踩”“摔”,準確到位地刻畫出山羊的兇狠,也讓讀者感受到故事所營造的緊張氛圍。而對于中班幼兒來說,這些形容詞和動詞是充滿魔力的,他們喜歡接觸這樣的詞匯,并展開想象。
對于自我人格正在慢慢形成的孩子來說,《小白兔》確實是個好故事。或許,過兩年他們再讀這個故事會覺得平淡,甚至覺得這個故事情節有點俗套。但是,在最關鍵的建構自我時期,這樣一個“以小勝大”的故事,滿足了他們內心的需求,讓他們對自己、對世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物形象,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白兔尋找哪些小動物幫忙以及他們不愿意幫忙的原因,理解詞匯“火箭升空”的意思。
2、在集體閱讀和自主閱讀后,能大膽猜測、積極討論,表達自己的理解。
3、感受作品的夸張、幽默。
《小白兔》繪本人手一本;繪本電子書;繪本中山羊、小白兔、牛、狗、公雞、小螞蟻的形象圖片各一張;書袋人手一個;活潑的音樂一小段。
活動過程
一、教師扮演小白兔,引入故事。
師:小朋友們,我是小白兔,我要去菜園里摘些卷心菜回來燒湯。
教師扮演小白兔,拿著籃子,跟隨音樂的節奏做采摘動作和回家動作。
師:不對呀,我剛才走的時候,門是開著的,現在怎么關上了?發生什么事情了?是誰在我的房子里?
【說明】通過表演,自然引入故事的主角小白兔,關于情節的小小鋪墊,留下一個懸念,為山羊的出場埋下伏筆,更引發了幼兒的猜測,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