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鬼盯著你》教案(精選3篇)
《鬼鬼盯著你》教案 篇1
1、設計思路
故事內容對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著積極的作用。
活動前,教師可以利用進餐時間仔細觀察、了解本班幼兒進食的情況,并與家長溝通,從中獲得信息。此次活動根據故事線索的不斷深入,引導幼兒從羨慕太郎到漸漸認識到太郎的錯誤。并創設機會讓幼兒聯系自己的生活,開始時想和太郎樣,把不愛吃的東西交給鬼鬼,但在思考和討論中明白: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營養,只有不挑食才會讓自己更健康、強壯。活動后,教師攜手家長共同關注這問題,和幼兒起去嘗試“自己不愛吃的東西”,并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
2、活動目標
(1)知道每種食物都有營養,懂得不挑食才會讓自己更健康、強壯。
(2)在成人的幫助下欣賞故事,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
3、活動準備
PPT課件
4、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發懸念
(出示第1頁,介紹人物。)你看到了誰?
這個男孩叫太郎,這是他養的怪獸,叫“鬼鬼”。故事的名字叫《鬼鬼盯上你》。
鬼鬼是太郎最喜歡的朋友。你猜太郎為什么喜歡鬼鬼?
(2)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④出示第2頁:
太郎為什么喜歡鬼鬼?你看到鬼鬼幫太郎做了什么事情?
②出示第3~1 O頁:
太郎讓鬼鬼幫他吃了些什么?
鬼鬼把太郎不愛吃的東西都吃掉了,媽媽、爸爸和老師還表揚了太郎呢!
⑧播放課件:
這里的食物,你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
二如果你有只“鬼鬼”,你想讓他幫你吃什么?
④出示第11~22頁:
你看到什么?(鬼鬼長大了。)為什么鬼鬼長得這么快?
后來事情會變成什么樣呢?
你覺得太郎能戰勝鬼鬼嗎?為什么?
為什么朋友們的力氣會這么大呢?
小結:朋友們不挑食、樣樣東西都愛吃,營養全留在身體里了,所以他們可強壯了。
(3)討論延伸
(出示第23、24頁。)太郎再也不想和鬼鬼做朋友了,他也想和朋友們樣強壯,怎么辦呢?
太郎把每樣不愛吃的食物都吃了。看看,現在太郎變成什么樣了?
鬼鬼還在尋找新的朋友,如果鬼鬼找到你,你會怎么做呢?
《鬼鬼盯著你》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能夠大膽地用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了解食物的營養搭配,知道到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才能更健康、更強壯。活動過程:一、開始導入師:孩子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寵物嗎?那你養過寵物嗎?你為什么要養它呢?激發興趣(出示繪本《鬼鬼盯著你》介紹人物)師:這個男孩叫太郎,這是他養的怪獸,叫“鬼鬼”,他非常喜歡他的“鬼鬼”。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講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鬼鬼盯著你》。(出示圖1)二、基本部分師:猜猜,太郎為什么喜歡鬼鬼?那我們接下來看幾張圖片,看看你們猜對了嗎?(出示圖片)你看到鬼鬼幫太郎做了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用完整短句回答。(出示圖片)為什么太郎要讓鬼鬼幫他吃掉這些東西呢。小結:鬼鬼幫太郎把他不喜歡吃的東西都吃掉了,所以非常喜歡它。你們看(出示圖片)爸爸媽媽和老師還以為太郎是個什么都愛吃的好孩子,所以表揚他了呢!你喜歡鬼鬼嗎?如果你有一只鬼鬼你想讓他幫你吃什么?師:孩子們,那接下來你們猜猜看吃了很多東西的鬼鬼會變成什么樣了呢?瘦小的太郎還能管住龐大的鬼鬼嗎?(出示圖片)鬼鬼做了什么事情?那面對這樣的鬼鬼太郎有沒有戰勝它呢?后來又來了小朋友幫忙才趕走了鬼鬼!(出示圖片)故事聽到這里了,太郎是不是自己戰勝鬼鬼的啊?那你覺得太郎以后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自己戰勝鬼鬼呢?我還為太郎設計了一份的營養食譜(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添些什么吃的就更有營養了呢?你們看把所有東西都吃掉的太郎怎么樣了啊?(出示圖片)那你們以后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你該怎么辦呢?小結:不挑食的小朋友才會更健康、更強壯,可以自己去戰勝困難。三、完整欣賞故事師:故事聽完了黃老師還有一個秘密要悄悄告訴你們,鬼鬼還在繼續尋找會挑食的新朋友,如果找到你你該怎么辦呢?
《鬼鬼盯著你》教案 篇3
在幼兒的日常進餐活動中,我們發現有大部分的幼兒都有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尤其是一些具有獨特味道的食物,如:香菇、胡蘿卜等食物幼兒的挑食情況更加嚴重。在《鬼鬼盯著你》這個繪本故事中,采用了與幼兒年齡段相近的太郎以及他的寵物鬼鬼作為故事的主角。幼兒通過閱讀故事能夠更加深刻的引起共鳴,了解故事的意義。并且故事內容輕快有趣,富有教育意義。故事的過程也具有曲折性,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能夠吸引幼兒投入到故事的人物和情節中去。將自己經歷和故事中的主角太郎的經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體會到故事的趣味性同時,讓幼兒根據故事的內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了解挑食的害處。明白只有不挑食才會長得更加的強壯和健康。
活動一開始,當我出示封面,介紹太郎和他的寵物怪獸鬼鬼時,小朋友一下子就被“鬼鬼”所吸引住了,佳婷和雨萱都做出了害怕的狀態。帶著好奇我和孩子們一起分享了這本繪本,故事交代了太郎偷偷養了一只怪獸,這只怪獸的名字叫做“鬼鬼”,“鬼鬼”的用處可大了,太郎不想吃的東西,“鬼鬼”都會替他吃掉。爸爸、媽媽、老師都表揚太郎是個不挑食的好孩子,太郎很得意。可是,太郎沒有想到,“鬼鬼”吃了那么多好東西,一天天的長大了,可怕的事情也發生了……
很多孩子都有著和太郎一樣的想法,東西不要吃,又不想讓大人知道。當孩子們看到太郎既不用吃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又能被大家表揚的時候,心理自然會萌生羨慕,但是看到挑食的太郎根本無力和鬼鬼對抗,而那些不挑食的孩子卻一個個勇敢又強壯,這與故事的上半部分發生了沖突,也使孩子的認知、情感產生了沖突。
從故事中我幫助幼兒認識了挑食的危害,知道只有樣樣東西都愛吃才能長得壯。在欣賞故事中,原本設計了一個提問:如果你有一只鬼鬼,你想讓他幫你吃什么?因為個人的遺忘,使得較為有意義的提問忽視了。在活動中,老師說的較多,孩子說的機會較少,在完整欣賞故事時,應該讓孩子跟著我一起看圖講述的。
通過故事來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增加了趣味性,與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相吻合。在欣賞故事的同時,孩子也能生動地理解、認識到挑食的危害,知道只有樣樣東西都愛吃才能長得壯壯的。
活動結束后,正好是孩子的午餐時間,我將課堂上學到的信息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引導孩子們做個不挑食的好孩子。聽了太郎和鬼鬼之間的故事,我們班的午餐成績有了一定的效果,在幼兒園進餐的時候小朋友都會記得故事,都會想到“鬼鬼”,大部分孩子都愿意嘗試品嘗一下那些被自己“討厭”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