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案例:牛奶打翻的風波
情況描述
這天餐點時,沈老師剛給小朋友倒好牛奶才一轉身,就聽見幾個小朋友一起叫起來:“老師,牛奶打翻了!”我轉過頭去一瞧,可不是嗎,牛奶正順著桌沿往下滴呢,可還沒等我們說什么,佳佳和俊俊就用手指著對方,一起說:“是他(她),是他(她)把牛奶打翻的。”我生氣的問:“到底是誰打翻的?”“是他(她)。”他們異口同聲的叫起來。“是嗎?”我陷入沉思,佳佳是班里的比較乖巧的孩子,而俊俊則是個十分調皮搗蛋的孩子。于是,我又問了他們倆幾次到底是誰把牛奶打翻的,可他倆都說不是自己,是對方,周圍的小朋友也說是佳佳。我聽了很生氣但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說:“現在老師也分辨不出到底是誰把牛奶打翻了,我找警察叔叔來查,警察叔叔的本領很大的,他們一看就知道是誰把牛奶打翻的。”說完我就要去打電話。
沒想到我剛想走,佳佳就低下頭去開始哭起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后來,佳佳告訴我,說她不小心把牛奶打翻的。
分析與反思
孩子們一起生活在一個集體中,老師就像孩子的媽媽一樣,在孩子的心里,老師就是絕對的權威,但是每個孩子都同樣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愛,不論是漂亮的,能干的,聰明的孩子還是調皮搗蛋,他們都渴望老師是關心自己,愛自己的。如果因為個人喜好,將私人感情融入到對孩子的愛中,那么愛的天平就傾斜了,對于孩子是不公平的。在以上案例中,兩個孩子互相指責是把牛奶打翻的,我并沒有主觀的認定是佳佳干的,而是深思熟慮:“不能在沒有弄清楚事實真相前隨便批評人,否則會深深的傷害到孩子。”老師用正確、公正、客觀的方法評價每個孩子,才會讓佳佳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