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下雨詩(通用3篇)
小班語言:下雨詩 篇1
目標:
1、 嘗試將雨中的體驗和發現編成《下雨詩》,學習吟誦。
2、 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
準備:
背景圖一幅;下雨聲。
過程:
1、 出示雨聲引入,說說自己的發現。
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你發現雨落在哪兒了?
2、 聽聽下雨詩。
教師朗誦一遍《下雨詩》。
利用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記憶雨落在什么地方了。
鼓勵幼兒為詩歌配上好看的動作。
3、 編《下雨詩》。
除了詩歌里提到的,你還知道雨會落在什么地方呢?
啟發幼兒做小詩人,學編詩句“雨落在……上”
教師將幼兒的詩句編進《下雨詩》,和幼兒一起閉上眼睛,感受詩歌意境。
附: 小雨詩
雨落在草地上,
雨落在大樹上,
雨落在雨傘上,
……
伸出我的手,
雨落在手心上。
小班語言:下雨詩 篇2
活動目標
(一)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二)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念兒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難點:能展開想象,紡編兒歌。
活動準備
雨景圖課件,下雨的聲音,人手一張下雨圖。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發現,引起幼兒興趣
1.播放雨聲,提問:這是什么聲音呀?
2.那雨是什么樣的?我們用小手來學學看。
3.寶貝們學得真好,那我們的雨落在什么地方了呢?(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雨落在草地上、地面上、大樹上、雨傘上、手心上,等等。)
4.老師也發現了雨會落到很多地方,我把它們編成了一首《下雨詩》,你們想聽聽這首詩嗎?
(設計意圖:利用雨聲的錄音,讓幼兒通過聽覺,感受小雨的聲音,從而對小雨產生興趣,為下一環節作鋪墊)
(二)聽聽《下雨詩》, 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下雨詩》一遍。
2.老師的詩里雨都落在了什么地方?(結合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意境)
3.教師結合課件朗誦詩歌
4.幼兒學念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1)這首詩真美,老師念得時候好像真的看見雨在下呢!我們一起來念念,試試有沒有和老師一樣的感覺。
(2)你們念詩歌的時候是什么感覺?這種感覺真好,我們再試試吧!
(3)幼兒邊朗誦邊表演,再次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設計意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下雨詩》理解詩歌內容,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從而能夠有感情地學念兒歌。)
(三)編編《下雨詩》,讓幼兒感受創編詩歌的快樂。
1.除了詩里提到的,雨點還會落在什么地方呢?
2.請個別幼兒做小詩人,學編詩句“雨落在……上”,組成一首詩,請幼兒一起朗讀,體驗創編的快樂。
3.排排看。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那么多詩句,我們把編的新詩都編進《下雨詩》里,看看這首下雨詩變得怎么樣了?(越來越長)
(設計意圖:創編下雨詩,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的進行講述,發揮幼兒的形象力。)
(四)演演《下雨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幼兒扮演小雨點,音樂起,幼兒落到自己想落到的地方,并告訴老師,小雨點落在什么地方了。
(設計意圖:表演《下雨詩》,化靜為動,滿足幼兒愛玩的欲望。)
小班語言:下雨詩 篇3
因為有了《雨天里的多多》和 《和雨約會》這兩個活動作鋪墊,才有了開展下雨詩這個活動的渴望。《雨天里的多多》從多多討厭下雨天到喜歡下雨天這一心理變化,使孩子們走進了多多這個角色里,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和多多一樣,知道了原來下雨天也可以玩得這么開心呀!《和雨約會》孩子們想象穿著雨衣,撐著雨傘,在雨中游戲的樂趣,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而《下雨詩》則在喜歡下雨天,有了和雨親密接觸的基礎上,才將雨中的體驗和發現編成一首詩歌,想象、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可是,由于上這幾個活動時天沒有下雨,開展前兩個活動時我教孩子們用回憶的方法想象下雨天,上《下雨詩》時我用了課件。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課件讓幼兒聽聽這是什么聲音激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對于下雨已經很熟悉,回答的清脆又響亮。有的孩子說喜歡下雨,有的說不喜歡下雨,并能說出各自的道理。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作了小結:下雨天是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不方便,可是當這些可愛的小雨滴落下來的時候會落在很多的地方。于是我讓孩子們邊看課件邊引導孩子們說說雨落在哪兒了?孩子們的眼睛可亮了,異口同聲地說:“雨點落在草地上,”我接著就問:那你們想想小草有什么變化呢?這樣提升了經驗,豐富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們說:“雨落在草地上,像是在給小草澆水、喝水、跳舞、玩、捉迷藏、洗澡……”,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不斷地整理語句,并作出小結:哇!你們和雨約會,看得真仔細!老師把你們的發現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下雨詩》,你們仔想聽嗎?想,孩子們的眼睛邊看課件小嘴也跟著我念了起來,一張張下雨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孩子,特別是最后一句,我情不自禁的加上了動作。孩子們看“呆”了!呵!自我感覺不錯,接著讓孩子們用甜甜的聲音來念,有的孩子眼睛也瞇起來了,有的還搖晃著頭,有的露著甜甜的笑容可愛極了,還真像個小詩人。 接著我再分各種形式念,雖然孩子們的聲音輕輕的,可是這甜甜的詩意聲讓我享受了這次活動快樂。接下來讓孩子們發揮自已的想像,鼓勵、啟發孩子們做小詩人,學編詩句“雨落在……上” 孩子們的回答很精彩!于是我就懇定孩子們,讓孩子們為自已鼓掌!你們這些小詩人真了不起!如果把你們剛才編的連起來,又是一首《下雨詩》啦!在詩意樂曲中,我和孩子們一起閉上眼睛,念著孩子們編的詩句,感受創編帶來的樂趣。
整個活動走下來,我覺得還是比較順,很享受!孩子們通過回憶、想象、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而我站在一旁,幫助他們引導、梳理已有經驗,我們一起走向了另一個高處!這首詩歌比較簡單,再加上借助課件的幫助,孩子們很容易就記住了詩歌內容,在創編的環節也很好,孩子們都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把詩歌中的雨點下落的地點分別替換成“屋頂、汽車、玻璃窗、地面、馬路、小花、小河”等等,活動效果較好。
活動后總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引導孩子們學習詩歌的基本部分的時候,由于自己語言上的引導缺乏趣味性、幽默性等,也可能由于我最近喉嚨痛聲音不夠響亮的原因!孩子們不看圖片可能就很難熟練地完整念出《下雨詩》來,還得利用課余時間加強吟誦,如果能在下雨天開展這幾個活動效果可能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