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兔找朋友(通用2篇)
小班語言:小兔找朋友 篇1
設計思路:
小班的孩子來園2個月了,離開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到陌生的幼兒園,不免有焦慮、不安的情緒,有些家長也反映孩子回家常說小朋友不跟他玩。要穩定孩子的情緒,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設計了“小兔找朋友”的活動,期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體驗有朋友的喜悅心情。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懂得有朋友是快樂的。
2、初步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知道朋友間要友好相處。
教學重點:知道有朋友是快樂的
教學難點:學習友好相處
教學準備:
課件《小兔找朋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木偶)
聽,這是什么聲音呀?(哭聲)
1、(畫面一)小兔為什么要哭呢?
2、我們一起來問問小兔吧!
3、(畫面二)小兔為什么找不到朋友?
4、怎么樣做才能找到朋友?(讓幼兒討論)
5、我們把好辦法告訴小兔吧!(和小兔互動)
6、(畫面三)小鴨子找到朋友了。
7、你們的好朋友是誰呢?告訴大家吧!
二、完整圖片講述
1、小兔為什么哭?后來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2、怎樣才能找到朋友?
請寶寶找到自己喜歡的朋友拉拉手、相互擁抱,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三、游戲《找朋友》 幼兒園里朋友真多。有許多小朋友,還老師這個大朋友,幼兒園真開心。讓我們一起唱一起跳吧!!(放音樂唱歌跳舞自然結束)
教學評析: 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孩子爭搶玩具,有時為了一塊小小的積木也爭的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本堂課通過讓幼兒觀看木偶表演,讓幼兒建立“有玩具要和朋友一起玩,懂得好朋友應該相互謙讓”的意識。 圍繞著這個目標,第一環節我采用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此環節讓幼兒初步感受到了沒有朋友是一件很糟糕的事。第二環節用圖片的方式再次講述故事,讓幼兒學習禮貌用語及學會用商量的口氣對話。此環節中孩子的興趣都很濃,但欠缺的是提問沒有做到從簡到深,以至于孩子在回答問題時都沒有回答完整。小班孩子的回答還處在短語階段,對于“怎樣才能找到朋友?”這樣的問題還是無法完整的表達,所以本堂課的提問設計有待修改。 在活動結束時,我以音樂游戲《找朋友》的方式帶領幼兒找到各自的好朋友。帶領幼兒集體入座,配班老師分發玩具,此時,我進行了總結,并再次強調“好朋友要相互謙讓,有玩具應該一起玩,有好東西應該一起分享才能叫更多的好朋友!”實體的加深了活動目標。延伸活動效果較好,多數小朋友能做到和平游戲,相互幫助及謙讓。
小班語言:小兔找朋友 篇2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動物們玩耍的愉悅心情。2.學說短句“讓我玩玩你的娃娃好嗎”,鍛煉語言表達能力。3.通過角色扮演提高分享意識。活動準備:1.小白兔手偶一個,玩具娃娃一個,小黑兔、小羊、蘿卜、青菜的磁性小彩圖。2.小白兔、小黑兔、小羊和兔媽媽的頭飾各一個。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1.師戴上小白兔手偶:大家好,我是小兔白白。我每天待在家里一個朋友也沒有。今天媽媽給了我一個娃娃讓我出門找朋友玩,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找到朋友。你們能幫我想想辦法嗎?2.幼兒說一說幫小兔白白想的好辦法。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1.教師結合教具講述故事,及時將彩圖出示在黑板上。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小兔白白找到朋友了嗎?它找到了哪些好朋友?(小黑兔和小羊)它是怎么找到朋友的?(把娃娃借給朋友們玩)小黑兔和小羊是怎么問白白要娃娃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他們是怎么感謝白白的?(送白白蘿卜和青菜)3.第二遍講述故事,讓幼兒一起說短句“你好,讓我玩玩你的娃娃好嗎?”三、角色扮演:制定幼兒佩戴頭飾進行角色扮演。四、總結遷移:1.小黑兔和小羊為什么愿意和小兔白白玩?如果小兔白白不肯把自己的娃娃給他們,你們覺得他們還愿意和白白做朋友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把好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才能找到好朋友。2.你喜歡和小朋友玩嗎?說一說你會用什么方法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活動延伸:讓幼兒在娃娃家和朋友一起交換、分享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