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小熊醒來吧(精選3篇)
小班語言:小熊醒來吧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媽媽之間的情感,體會母子之間的愛和默契感。
2、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并學習作品中的語言“小熊沒有醒,還在睡覺”、“哦,媽媽,我睡得好香啊”等。
3、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
活動準備:
1、課件。
2、小熊、小鳥、老鼠、小狗、大象等動物圖片教具。
活動過程:
一、觀察表述
1、師:有一個動物動物寶寶要來了,睜大眼睛看看是誰哦。(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小熊睡覺圖,引導幼兒觀察:是誰呀?小熊在干什么?(引導幼兒完整表述)
3、師:小熊睡得真香啊!我們一起把小熊叫醒,讓它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好嗎?師幼一起叫小熊。
4、師:哎呀,小熊還是沒有醒,誰能把它叫醒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醒來吧》。(故事的名字可以念2次,加深幼兒的記憶)
二、傾聽故事
1、講述故事的前半段并播放課件,幫助幼兒理解并學習作品中的語言。
提問:哪些小動物要叫醒小熊?是怎么叫小熊的?(幼兒回答時出示相應動物圖片,并引導幼兒學習小動物發出的各種聲音。)同時學說“小熊沒有醒,還在睡覺”。
2、猜猜森林里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來吵醒小熊呢?
3、師:這么多小動物想要吵醒小熊,可是小熊還是沒有醒。你有什么辦法來吵醒小熊嗎?(重點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來大膽表述不同的叫醒辦法。如用鬧鐘、用喇叭、大聲叫、趴在耳朵邊叫、媽媽叫等等)
5、我們想了這么多辦法都沒有叫醒小熊,那誰能叫醒它呢?我們繼續來聽故事。(講述下半段故事)
6、提問:小熊醒了沒有?是誰把小熊叫醒的?熊媽媽是怎么說的?小熊說了什么?(和幼兒分別扮演熊媽媽和小熊,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三、扮演游戲
1、師:請全體小朋友扮演小熊,老師來做熊媽媽,集體表演若干遍。并說出小熊醒來說的那句話“哦,媽媽,我睡得多香啊!”
2、故事表演,請一位幼兒(或幾位幼兒)做小熊,其他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和熊媽媽,學說故事里的對話。
四、情感體驗
1、熊媽媽是怎樣叫的?(輕輕地)真奇怪,這么多小動物都沒能把小熊叫醒,而熊媽媽只輕輕說一聲“小熊醒來吧”,小熊就醒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他是小熊的媽媽,每個孩子對自己媽媽的聲音都是最熟悉的)
2、聯系實際老師小結。
附改編故事:小熊快醒來吧
一大早,熊媽媽就起來干活了。小熊還在睡覺。
鳥兒對著小熊唱:“嘀哩哩!嘀哩哩!”,小熊沒有醒,還在睡覺。
老鼠對著小熊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沒有醒,還在睡覺。
小狗對著小熊大聲叫:“汪汪汪,汪汪汪!”,小熊沒有醒,還在睡覺。
“咚咚!咚咚!”大象來了,重重的腳步聲把地都震動了,小熊還是沒有醒,還在睡覺。
熊媽媽回來了,輕輕地對小熊說:“小熊醒來吧!”小熊聽見了媽媽的聲音,馬上醒了過來,對媽媽說:“噢,媽媽!我睡得多香呀!”
小班語言:小熊醒來吧 篇2
設計思路:
《小熊醒來吧》這個故事選自新教材《學習活動》(小班),故事雖短小但富有情趣,故事中小鳥、小老鼠、小貓、小象的動物形象是都是小班幼兒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我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在具體、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中,在聽聽、猜猜、看看中,對小動物們形象和聲音的模仿感興趣。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演動作。
活動準備:ppt、烘山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小熊睡覺的呼嚕聲)噓,這是什么聲音啊?會是誰在打呼嚕呢?
我們小朋友都已經起床來上幼兒園了,是誰還賴在床上不起來呢?
2、ppt——小熊在睡覺
師:太陽都升的很高很高了,小熊怎么還不起床呢?我們一起來叫醒他吧!(小熊、小熊醒來吧!)
小結:哎,小熊叫都叫不醒,我們讓別人一起來幫忙把小熊叫醒吧!
二、理解故事內容
1、ppt——小鳥(播放小鳥叫聲)
(1)聽聽,誰來了?
(2)真的是小鳥,小鳥的叫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鳥唱歌“嘀哩哩,嘀哩哩”!
(3)小熊還沒醒,我們拍拍翅膀飛到小熊面前叫他吧!
2、ppt——小老鼠(播放老鼠叫聲)
(1)又有誰來了呢?(它還有長長細細的尾巴,小小的眼睛)
(2)原來是小老鼠來了,吱吱吱,吱吱吱。
(3)幼兒扮演小老鼠去叫小熊!
(4)小熊醒了嗎?
小結: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3、ppt——小貓(播放貓叫的聲音)
(1)你們又聽到了什么聲音?誰來了?
(2)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幼兒扮演小貓)
(4)小熊醒了嗎?
小結:小熊還在睡覺。
4、ppt——大象(出示大象的鼻子)
(1)你們猜,誰又會來叫醒小熊呢?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呢?
(2)大象伯伯的長鼻子是怎樣的?一起學做大象的長鼻子。模仿大象走路重重的聲音。
(3)大象伯伯甩著長長的鼻子走來,蓬蓬蓬,蓬蓬蓬,地都震動了,小熊醒了嗎?
小結: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5、ppt——熊媽媽
(1)這個時候,熊媽媽回來了,你們覺得熊媽媽會叫醒小熊嗎?
(2)熊媽媽帶回了一樣東西,你們閉起眼睛來聞一聞,猜猜是什么?
(3)熊媽媽把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搖一搖。
6、ppt——小熊醒來了
(1)小熊怎么樣了?(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啊”)
(2)小熊醒了嗎?(小熊醒來了)
7、情感提升
(1)為什么那么多小動物都沒有叫醒小熊,熊媽媽一回來,拿了只烘山芋讓小熊聞了聞,小熊一下子睜開眼、醒來了呢?
(2)你的媽媽知道你最喜歡吃什么嗎?你知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嗎?
(4)小結:媽媽每天陪伴在寶寶身邊,知道寶寶最喜歡吃什么,最喜歡做什么,寶寶的每一件事情媽媽都知道,所以每個媽媽都是最愛自己寶寶的!寶寶們也要好好愛媽媽,做媽媽的乖寶寶。
三、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根據完整故事情節表演故事。
附故事:
熊媽媽很早就起來干活了。小熊還在睡覺。
鳥兒唱:“嘀哩哩!嘀哩!嘀哩!”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喵喵喵,喵喵喵!”是小貓來了。小熊還在睡覺。
“蓬蓬蓬,蓬蓬蓬!”是小象走過。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熊媽媽回來了,帶回了一只烘山芋,放在小熊的鼻子前,輕輕一搖。小熊一下子睜開眼說:“噢!媽媽!多香啊!”小熊醒來了。
小班語言:小熊醒來吧 篇3
教學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喜歡聽賞故事。
·學說故事中的象聲詞,有興趣跟著老師講故事。
教學準備:圖片、玩具小熊一只,搖籃一個
一、導入活動:
1、你家里每天早上是誰第一個起床的?她起來做什么事情?
2、這時候你還在干什么?
3、那么是誰把你叫醒的?
4、有一只小熊,它早上睡得好香呀,是誰叫醒他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吧——
二、聽賞故事第一遍:
提問:
1、你聽到有誰去叫醒小熊的?小熊醒了嗎?(小鳥、老鼠、小貓、小象、熊媽媽)
2、最后,是誰把小熊叫醒的?(熊媽媽)
·過渡:熊媽媽的本領真大,她使用什么辦法叫醒小熊的呢?讓我們再來仔仔細細地聽一遍故事吧:
三、出示圖片,邊欣賞圖片邊聽賞故事第二遍:
提問:
1、你聽到小動物們是怎么叫醒小熊的?
2、熊媽媽是用什么辦法叫醒小熊的?小熊醒了嗎?為什么?(它聞到香味了)
四、學說象聲詞:
1、現在這只小熊來到我們班級睡覺了(出示搖籃和小熊),我們也來學學小動物叫醒他好嗎?
2、引導幼兒學習:·小鳥——嘀哩哩 ·老鼠——吱吱吱
·小貓——喵喵喵 ·小象——蓬蓬蓬
3、老師扮演熊媽媽,說故事的最后一段。
五、完整聽賞故事:
·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講故事
六、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