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老鼠阿姨的禮物》
設計思路:
幼兒的感知覺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各種感知覺的均衡發展才能使幼兒發育正常,因此,提供感知覺均衡發展的機會顯得尤為重要。《老鼠阿姨的禮物》這節課就為孩子提供了這樣的機會,簡單的故事,幫助孩子理解身體各部位的作用。故事中四位不同特征的小動物,各自運用不同的方法猜一猜盒子里的禮物,畫面中小動物的神態激發了孩子們的思考及想象力。為了讓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不同感官,活動中我們以“猜猜老鼠阿姨的禮物”的游戲,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各種感官,并給與他們大膽表達的機會,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感知覺帶給自己的不同發現。活動用“老鼠阿姨送的禮物”貫穿整個活動,不但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調動了他們運用各種感官進行探索和發現的快樂,有效地促進了幼兒語言及感官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學習仔細觀察畫面的細微處,理解故事情節,感知動詞聽、聞、摸、嘗。
2.能遷移故事情節,嘗試用短語表達自己的已有經驗。
3.愿意猜測故事情節,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嘗試說出自己的理由。
活動準備:
1. ppt 課件《老鼠阿姨的禮物》。
2.黑板上貼有小兔、小豬、小松鼠、小青蛙以及小兔的耳朵、小豬的鼻子、松鼠的手、青蛙的嘴的圖片,還有“聽、聞、摸、嘗”的字和眼睛圖片。
3.一個裝有爆米花的禮物盒,老鼠阿姨的頭飾,眼罩一個。
活動重點:仔細觀察畫面的細微處,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能充分運用自己的五官,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從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入手,討論送禮的話題。
師:孩子們,你有沒有收到過禮物?誰送給你的?(可預設一些孩子的回答)
2.教師小結并導入主題。
師:對啊,愛你的人都會送禮物給你們的,今天也有人來送禮物啦,猜猜可能會是誰來呢?
二、觀察畫面,理解內容。
1.揭曉答案,引入下一活動環節。
師:我們來看,是誰來送禮物了?(幼兒看圖后齊說:老鼠媽媽)你怎么知道是老鼠(媽媽)?我們還可以叫她老鼠阿姨,我們和她打個招呼吧,老鼠阿姨,你好!
2.設置懸念,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師:老鼠阿姨來送禮物咯,禮物在哪呢?(在她的手上)幾份禮物?(我們數一數)有4份禮物,她是不是要送給4個朋友呢?我們來看看她到底要送給誰?
3.根據畫面提供的部分細節猜出動物名稱。
①師:是誰呀?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長長的耳朵,是小白兔。)
②師:她又給了誰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它的鼻子什么樣?(大大的鼻子是小豬。)(播放課件)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③師:已經出來幾個動物了?還缺幾個?我們看看還有誰來?你怎么看出來是青蛙的?(從它的顏色和大大的嘴巴看出來的。)
師總結:顏色是綠色的,大大的嘴巴是小青蛙。
④師:還有一個可能是誰?看!是誰呀?恩,它的顏色可能有點像小熊,但仔細看,它長得細細小小的手和腳,是誰呀?我們來看一看!看看,它有一條大尾巴,是松鼠。
師:現在四個朋友都到了,他們想干什么?
師:他們是怎么樣去拿禮物的?(跑著去拿禮物)
4.師繼續講述故事,讓幼兒了解可以調動各種感官去判斷禮物的內容的方法。
①師:今天老鼠阿姨準備了4份禮物,它要送給朋友。小兔、小豬、小青蛙和小松鼠高高興興的跑來說:“老鼠阿姨,我要你的禮物。”老鼠阿姨說“好的好的,一人一份正正好好。”“是什么呢?”“禮物到底是什么呢”老鼠阿姨說:“今天我要把禮物送給聰明的朋友,你們今天不許用眼睛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