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拔蘿卜》
一、活動目標: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學會“拔”這個動詞。2.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3.能在音樂中體會“拔蘿卜”的樂趣。二、活動準備:1.大蘿卜背景圖2.音樂《拔蘿卜》3.故事內的人物圖片(老爺爺、老婆婆、小姑娘、小花貓)三、活動過程:1.導入部分:(1)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么啊?(出示大圖“蘿卜”)(2)我們一起來說說這個蘿卜長什么樣?(大大的、紅紅的)(3) 你們猜猜看這個蘿卜是誰種出來的啊?(4)好,我們接下來聽故事《拔蘿卜》吧!2.講述故事。(第一遍)提問:(1)老公公遇到了什么困難?(2)他請了哪些人來幫忙?(3)他是怎么說的?(想要幫忙的時候)3.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教師邊講邊演示,將小圖片相應地貼好。(1)個別:將貼圖分給愿意上來表演的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將自己所扮演的任務貼到黑板上。(2)集體: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拔蘿卜”吧!(結合歌曲 ,強調“拔”這個動作。)4.扮演游戲:邀請4個小朋友上來扮演相應人物,其余小朋友做“拔蘿卜”的動作。5.結束。——哇,這么大的蘿卜都被我們拔出來了,真棒。小朋友們一定累了,我們休息一下,把手也洗洗干凈去吧!故事:《拔蘿卜》(修改版)老公公種了個蘿卜,蘿卜越長越大,大得不得了。老公公拔呀拔呀,拔不動,于是他大聲地說:“老婆婆,快快來,快來幫我拔蘿卜。”老婆婆拉著老公公,“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快快來,快來幫我拔蘿卜。”于是,小姑娘就拉著老婆婆,“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姑娘喊:“小花貓,快快來,快來幫我拔蘿卜。”“喵喵喵”,小花貓來了,他們四個一起用力拔,大蘿卜終于拔出來了,他們高高興興地把大蘿卜把大蘿卜抬回家了。反思:1.畫背景圖的時候,我在大蘿卜旁邊還畫了幾個小蘿卜。上完課,老師建議,蘿卜只要一個就可以了。因為提問小朋友“這個蘿卜長什么樣”的時候,有小朋友注意到小蘿卜,回答說“蘿卜小小的”。當然這樣的回答說明小朋友眼睛很尖,他們很棒,老師要現場直接和他們交流對話。不過如果為了更貼近主題,就可以把小的蘿卜省去了。故事的起因就是因為蘿卜成熟了,長得很大,所以需要很多人幫忙拔出來。 2.此次語言活動我運用了《拔蘿卜》這首兒童歌曲,老師建議要配合歌曲創編相應的動作,使得這首歌豐滿起來。 3.扮演游戲這個環節,我沒有考慮完整,除了四位小朋友扮演相應人物,最好還得設置一個“大蘿卜”,這樣才能更有樂趣性。而“大蘿卜”可以讓搭檔老師扮演,或者制作一個“大蘿卜”裝飾。 4.因為這次語言活動是給小小班小朋友上的,所以我將原來的《拔蘿卜》稍作改編,出場的人物也相應地減少,來配合小小班的已有經驗和能力。 5.這次課的重點是要小朋友學會“拔”這個詞,所以課程的設置中,我有反復提到“拔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