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橡皮膏小熊
作者:心事儲蓄
設計思路:此故事結構簡單,層次清楚,情節有趣;動物形象也是幼兒熟悉的,而且所述之事與幼兒實際生活相吻合。因此,結合幼兒切身的體驗,使之能夠更快更有效的學會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根據我班幼兒特點,將故事《小熊朋朋》略做修改,取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設計以猜測小熊受傷的原因,引起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爾后,設計了清講故事、看圖講故事、利用實物橡皮膏讓幼兒操作、引導幼兒設想不讓小熊受傷的方法、學做自我保護的動作及在教師引導下改編故事《不受傷的小熊》等幾個教學環節,由淺入深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做到聽講結合、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生活中自然地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懂得一些玩運動器具的正確方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2、通過故事的學習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3、培養幼兒能注意力集中地傾聽故事的習慣。
重點難點: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2、讓幼兒知道要保護自己及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1、貼滿橡皮膏的玩具熊2、故事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出示貼橡皮膏的玩具熊:a、這是誰?它怎么了?b、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c、小熊受傷后,會有什么感覺?學學看痛是什么樣子的?
2、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猜小熊受傷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a、你受過傷嗎?你是怎么受傷的?(安慰,下次要小心)b、猜猜看小熊是怎么受傷的?
二、講述故事第一遍:教師:1、你聽見故事里的小熊怎么了?2、小熊為什么會受傷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三、分段講述故事(分段出示圖片)1、講述故事第一段:a、小熊玩什么時受傷了?哪里受傷了?(請幼兒貼橡皮膏)b、為什么會受傷的呢?c、告訴小熊怎么樣才能不受傷?(一起做扶好扶手滑滑梯的動作。)2、講述故事第二段:a、小熊玩什么時又受傷了?傷在哪里?(認識膝蓋)b、為什么會受傷的呢?
c、告訴小熊怎樣才能不受傷?(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余幼兒一起學做爬攀登架的動作。)3、講述故事第三段:a、小熊哪里受傷了?為什么會受傷的呢?b、你知道怎么樣才能不摔跤嗎?你在玩游戲的時候是怎么做的?c、如果摔倒了,怎么辦?怎么樣才能不受傷?(摔倒了要用手撐地,集體做撐的動作。)
四、改編故事1、撕掉膏藥:小熊今天又要去玩了,我們一起告訴他應該怎么玩好不好?2、引導幼兒一起講述改編故事《不受傷的小熊》。(小熊沒有扶好扶手,改成扶好扶手滑滑梯,把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改成抓緊了攀登架;把小熊沒有用手撐地,改成用手撐地。)
五、小結:現在小熊已經是個能干的寶寶了,已經學會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受傷。你會保護自己嗎?我們也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讓自己受傷。橡皮膏小熊小熊有許多好朋友,他最喜歡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戲了。第一天,小熊和小雞一起滑滑梯。小熊沒有扶好扶手,一下子從上面滑下來,“咚”的一聲,屁股撞在了地上,被撞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雞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藥膏就不疼了。”說著,小雞就在小熊的屁股上貼上了橡皮膏。第二天,小熊和小貓一起爬攀登架。小熊沒有抓緊攀登架,摔了下來,“咚”的一聲,膝蓋撞在了地上,被撞得又紅又腫。小熊又“嗚”地哭了起來。小貓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藥膏就不疼了。”說著,小貓就在小熊的膝蓋上貼上了橡皮膏。第三天,小熊和小白兔一起跑步。跑著跑著小熊不小心“咚”的一聲摔倒在地上。小熊的鼻子撞在了地上,被撞得又紅又腫。小熊“嗚”地哭了起來。小白兔連忙說:“別哭別哭,貼上藥膏就不疼了。”說著,小白兔就在小熊的鼻子上貼上了橡皮膏。小熊的鼻子上、屁股上、膝蓋上都貼上了膏藥,小伙伴們都說:“哎呀,小熊變成‘橡皮膏小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