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繪畫藝術活動:線條游戲—跳舞的彩條
小班繪畫藝術活動:線條游戲—跳舞的彩條活動目標:1.觀察、交流彩帶的色彩及飛舞時的姿態,感受揮舞彩帶時的快樂及集體舞動彩帶所產生的美感。2.嘗試用直線、曲線等不規則的線條和自己喜歡的顏色來表現舞動的絲帶。3.知道水粉筆的基本使用方法,愿意用水粉筆大膽創作。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水粉筆、白紙、廣告色、各色彩帶。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選絲帶。
① 今天老師要變魔術了,猜猜看我能變出什么?
② 請你們選擇一根你喜歡的彩帶,跟著音樂一起來跳舞吧!
2.幼兒玩彩帶,交流彩帶舞動時的樣子。
① 幼兒自由玩彩帶,教師注意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交流彩帶飛舞時的樣子。
② 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彩帶的玩法。
3.利用肢體動作使幼兒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的曲線,加深他們對曲線的認識。
4.學畫曲線
① 新“角色”的加入提升幼兒的興趣,使活動自然而然的銜接到下一個環節——示范環節。
② 老師用邊畫邊說的游戲性語言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
5.提出要求,幼兒繪畫,教師巡視。
① 在幼兒操作時,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樹立幼兒的信心和發揮想象。
② 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注意顏色的搭配。這時,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讓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③ 督促幼兒在畫畫時講究衛生,保持地面干凈。
5.展示幼兒作品,交流點評 。
把幼兒的興趣引向自我欣賞和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上。
6.“歡樂舞”結束。
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跳舞,拉近老師和幼兒之間的關系,緩和剛才動手動腦操作的氣氛,給幼兒緊張的大腦和身體一次放松的機會。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各種繩子并交流玩的經驗,如:“你是怎么玩的?”、“你看到什么了?”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講解示范法和指導法,來適應教學內容傳遞的需要和幼兒的認知結構特點進行教學。通過操作與語言的緊密結合來突出重點,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生疏為熟悉的辦法來突破難點。用簡潔的、游戲化的語言進行演示與講解,使作畫的每一個步驟和要求形象化、具體化,易為幼兒所理解與掌握。同時,從幼兒出發,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在一定的情境中。如:蘸色的技巧,是按情節發展,邊演示邊以游戲口吻強化:“先把我的嘴巴抹一抹,我再來橫著扭一扭”等。從而避免說教式的提要求和示范。
通過教師的演示,游戲化的強化,幼兒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邊聽邊看,不知不覺領會了要領,在邊說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繪畫的技巧,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總的設計思路是:根據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和本活動目標要求,設計以“會跳舞的彩帶”為中心主題,我積極的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在這樣有趣的情景中融入對不同方向的曲線畫法的練習。
活動流程是: 以“彩帶舞舞”為線索,組成了由“觀察——體驗——學習——表現”的四個主要環節,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1.幼兒自由選絲帶。
今天老師要變魔術了,猜猜看我能變出什么?
用情境性的表演和開放 性的問題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興奮度,有利于活動的開展。
2.幼兒玩彩帶。
在老師引導下,孩子們積極用動作模仿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而且活動中也證實,孩子們對于動作的模仿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體現幼兒對游戲的迫切性。通過各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進一步體驗揮舞彩帶產生的各種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