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小兔和狼(打擊樂)
一、活動背景
小班的幼兒已經具備感受區(qū)分兩種不同性質音樂的能力,但是節(jié)奏能力還比較差,要做到一拍打一下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小兔和狼》是一首節(jié)奏清晰、對比性較強的曲子,樂曲形象地將跳躍和沉重這兩種不同性質的音樂,通過小兔和大灰狼的腳步表現(xiàn)出來,音樂形象能使天生熱愛動物的孩子感興趣。為此,我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意在通過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表現(xiàn)音樂,發(fā)展幼兒的節(jié)奏感。二、活動設計(一)活動目標:1、感知“小兔和狼”的游戲情節(jié)。熟悉樂曲旋律,知道a段音樂跳躍、b段音樂沉重的特點。2、初步嘗試根據(jù)音樂特點選擇不同的樂器,為樂曲配伴奏。3、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演奏活動。(二)活動準備:1、小兔、大灰狼手偶各一個。(已學過兔跳的基本動作)2、蛙鳴筒人手一個;大鼓一面。(幼兒已經認識過蛙鳴筒,知道正確的演奏法)3、圖譜一份4、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三)活動過程:1、導入:出示手偶,引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小兔手偶)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是誰?(小兔子)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一蹦一跳)小朋友一起來學一學。(評析:引導幼兒學小兔一蹦一跳得走路,通過對幼兒已有經驗的鞏固,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一拍一下,不快不慢的表現(xiàn)方法。)2 、欣賞: 8-10’ (1)聽賞:我們今天一起來聽聽一首關于小兔子故事的音樂。(過程中教師用精煉的語言提示情節(jié)內容,如果樂曲是回旋曲式,則可以只聽基本內容)(2)圖示結構:讓幼兒建立音樂結構的情節(jié)內容認知。師:小兔還把它的故事畫成了一幅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分辨樂曲中小兔和大灰狼的形象,引導幼兒了解圖譜。)師:(出示小兔腳印)小兔是怎么走的?(一蹦一跳得)我們來跟著小兔的腳印走一遍。師:(出示大灰狼腳印)大灰狼是怎么走的?(很重很重)讓我們來跟著大灰狼的腳印走一遍。(評析:這一段教學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做模仿動作練習時,讓幼兒自己體會:小兔的腳步是跳躍的,大灰狼的腳步是重重的。通過動作模仿也加深了幼兒對圖譜的理解,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結構。)(3)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a、(小兔手偶)天氣很好小兔來到草地上很開心,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動作表示開心?(拍手…)師:一個腳印就表示拍一下,讓我們看著圖譜一起拍一下。(教師帶領幼兒徒手練習)b、看到草地上那么多的青草小兔開心地跳起舞來了。你想用哪個動作來表示?(轉手腕…)師幼徒手練習c、大灰狼來了!重重的腳步聲把小兔都嚇得躲起來了,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動作來表示呢?(跺腳…)d、引導幼兒完整聽音樂用動作表現(xiàn)樂曲。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演一演小兔和大灰狼的故事。(a段1—8小節(jié):一小節(jié)一下的做拍手…動作;9—16小節(jié):一拍一下的做轉手腕…動作;17—18小節(jié):一小節(jié)一下的做拍手動作;b段:大灰狼兩拍一下的跺腳…動作。)(評析:在這段教學中引導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思維,根據(jù)音樂性質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并鼓勵幼兒積極主動的表現(xiàn)、表達。同時從分段徒手練習到完整配樂表現(xiàn),循序漸進的幫助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3、演奏 5-8’(1)根據(jù)小兔和狼的運動行為特點,選配樂器。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兩種樂器(蛙鳴筒、大鼓),請你聽一聽哪一個是小白兔的聲音,哪一個是大灰狼的聲音。(2)指導兒童進行樂器練習(3)在老師的指揮下,用小鈴鼓打擊樂器演奏。大鼓由老師演奏。(評析:在討論、探索中,幼兒一致公認用大鼓的聲音為大灰狼伴奏,用蛙鳴筒為小兔伴奏比較合適。讓幼兒傾聽樂器的聲音,然后自由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幼兒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即對樂器的音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這首音樂作品的理解。)四、結束 1’大灰狼走了,小兔們又出來跳舞了,在音樂聲中帶幼兒離開活動室。三、活動評價:小班幼兒天真、好動、好模仿,有很強的角色意識。他們喜歡把自己扮演成各種小動物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尤其喜歡能在游戲情節(jié)中加入“大灰狼、大老虎”等角色。在設計活動時我就根據(jù)幼兒的這些特點選擇了這首帶有童稚的、旋律簡單、形象鮮明又有游戲性質的音樂來實踐教學。活動由一個小兔手偶導入,從欣賞入手,讓幼兒熟悉整首樂曲。引導幼兒運用自己已有經驗,為樂曲創(chuàng)編合適的身體動作,最后掌握一拍打一下、不快也不慢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是主動、積極的,充滿了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