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大貓和小貓》
一、設計意圖:
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貓是小朋友很感興趣的小動物,它性情溫和、可愛,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它們的叫聲也經常被小孩子所模仿,本教材貼近幼兒實際生活,從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入手,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考慮幼兒年齡較小,對于聲音的強弱變化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引導孩子們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感受和表現對聲音強弱的理解。同時加入了“擲骰子”游戲,動靜結合,趣味性很強,調動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嘗試用聲音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感受和表現歌曲的力度。
2.嘗試仿編歌詞,體驗仿編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相關課件。
2.大貓、小貓指偶一個。
3.雞、鴨、青蛙、山羊、水牛等動物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導入,學習大貓、小貓唱歌的聲音。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喵喵喵喵喵)是誰呀?看看有幾只貓呢?(出示課件貓2只)
2.教師:這兩只貓有什么不同?(大、小)猜猜大貓唱歌唱歌聲音怎么樣?(大)一起來學一學。小貓唱歌又是怎么樣呢?(小)我們也來學一學(小貓)唱歌的聲音。(帶領幼兒學唱:喵喵喵喵喵)
(環節評析:本環節運用聽聲音猜測的方法判斷是什么小動物,孩子們對于貓的叫聲很熟悉,所以一下子就能猜出來。這為下面的演唱環節做好有力的鋪墊。之后,通過觀察大小不一樣的貓圖片,模仿演唱大貓和小貓叫,第一次引出聲音的強弱變換。)
(二)學唱歌曲
1.教師:貓咪們也想和你們做朋友。聽聽大貓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我是一只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你們認識它了嗎?它是誰?它的聲音怎么樣?我們也來學一學大貓唱歌。
2.教師:小貓也想來介紹自己,我們也來聽聽看!它是誰呀?它的聲音怎么樣?我們也來學一學小貓唱歌。
4.教師:現在我們來跟大貓、小貓來玩一個擲骰子游戲,看看骰子上有什么呀?那么擲到大貓的時候要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呀?(大大的、響亮的聲音來唱)那小貓呢?(小小的、輕輕的聲音來唱)
5.教師:游戲馬上要開始啦,我們一起來喊:“變變變”(向上拋)看,擲到了什么呀?(大貓)那我們要用什么聲音來唱呀?(大大的)那我們用大大的聲音來唱嘍!
6.教師:誰愿意來擲骰子?(2~3個)
(環節評析:本環節是幼兒學唱歌曲環節,以大貓、小貓自我介紹導入,通過提問請孩子們聽聽唱了些什么?進一步感知貓咪大、小聲變化,從而學習演唱歌曲。避免枯燥的學習,我采用“擲骰子”游戲來提高活動的趣味性。)
(三)模仿動物做動作
1.教師:大貓、小貓出去散步,是誰走在前面?(出示指偶),誰走在后面?
2.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那我們來給這首歌取個名字吧!
(環節評析:本環節運用指偶引入活動,采用”大貓、小貓散步”的情景式的教學方法,引導幼兒學會看哪只貓咪走在前面?哪只走在后面?在看的過程中思考唱哪只貓咪?聲音怎么樣?大的還是小的?輕輕地還是響亮的。進一步感受和理解強弱變化,同時運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聲音的大小、強弱,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四)仿編歌曲
1.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了。猜猜說會來?他們會怎樣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