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大象和蚊子》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大象走路的聲音、蚊子的叫聲感受不同的節奏。
2、要求幼兒通過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節,了解故事與節奏的對應關系,并做出相應的游戲動作。
活動準備:
樹葉節奏6份、歌詞四份、幼兒操作材料四份、
活動過程:
1、看課件說節奏
“今天有個印第安人要敲架子鼓,你們見過嗎?我是沒見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你告訴我,印第安人音樂中都有哪些節奏?”
(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請幼兒跟著節奏拍拍。
2、聽節奏找相應節奏圖
出示樹干
“看這樹沒有樹葉,請幼兒聽我的節奏,找到你們手中相對應的樹葉給它貼上,形成一棵完整的樹。“
(教師分別演奏四種節奏,請幼兒選擇)
3、大象和文字
“這棵樹好大呀,快來乘涼。”
“這時候有只大象也來乘涼,東邊-來了個-大象,咚—咚—咚;西邊-來了個-蚊子。嗡—嗡--”(出示大象蚊子圖,字條)
“你能說說我剛才說的節奏嗎?請你用小節線幫我劃分”
“大象和蚊子在樹下會發生什么事呢?”
“蚊子叮上了大象,嗡嗡嗡嗡—嗡嗡嗡翁,大象踩死了蚊子,啊扼。”(出示此兩句字條)
“后兩句沒有節奏,請小朋友用小節線幫我劃分節奏吧”
4、幼兒操作劃分節奏
5、教師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