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活動:小蝌蚪找媽媽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景中練習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基本動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2、初步了解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3、在愉悅的游戲氛圍中進一步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熟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配班老師在場地不同方位扮演故事的其它角色。
2、音樂帶、小蝌蚪、鴨媽媽、魚媽媽、烏龜媽媽和青蛙媽媽的頭飾和胸飾。
3、布置活動場地、各活動區(qū)域運動器材。
三、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教師帶上小蝌蚪胸飾和幼兒一起扮演小蝌蚪在場地中間蹲下作睡覺狀,在音樂旁白中慢慢蘇醒,隨音樂在水中自由自在游來游去,活動身體。
2、集體游戲:小蝌蚪找媽媽
(1)出示背景圖(鴨媽媽帶著鴨寶寶快樂地在水中游水):伙伴們,他們是誰呀?我們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師:鴨媽媽帶著它的寶寶多開心呀!那我們的媽媽呢?她是誰呀?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師帶領幼兒游到鴨媽媽身邊,并有禮貌地和鴨媽媽打招呼問話。
(2)小蝌蚪游到魚媽媽身邊
小蝌蚪告別鴨媽媽去找媽媽,師引導幼兒在不同層次的平衡區(qū)里進行練習。場地上布置兩條不同的道路:高低不平的荷葉、平衡木鋪成的彎彎曲曲的獨木橋。
教師提出要求:前面有荷葉,有獨木橋,我們一起繞過荷葉,游過獨木橋。重點指導小蝌蚪們以小碎步的動作游過獨木橋。
在平衡區(qū)中練習兩次后小蝌蚪們發(fā)現(xiàn)了魚媽媽,游到魚媽媽身邊。和魚媽媽有禮貌地打招呼問話。
小蝌蚪告別魚媽媽,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長出了兩條后腿,師:咦,我長出后腿來了,讓我看看你們長出后腿了嗎?呀,都長出來啦,來,一起伸伸后腿。
(3)小蝌蚪游到烏龜媽媽身邊
小蝌蚪繼續(xù)找媽媽,引導幼兒在不同層次的鉆爬區(qū)中進行練習。場地上布置兩條不同的路:呼拉圈和小椅子扎成的橋洞、兩個連接的大紙箱。
教師提出要求:前面有兩個橋洞,我們怎么過去呀?(鉆過去)。可是橋洞有小又暗,我們要一個接一個地鉆,不要擠在一起哦!教師重點指導鉆呼拉圈的幼兒要低下頭慢慢鉆,別把頭碰在橋洞上。
當小蝌蚪們練習完鉆爬區(qū)后發(fā)現(xiàn)了烏龜媽媽,一起爬到烏龜媽媽身邊,和烏龜媽媽有禮貌地打招呼問話。
小蝌蚪們告別烏龜媽媽,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又長出兩條前腿,師幼一起做上肢運動。
小蝌蚪又去找媽媽,發(fā)現(xiàn)了更難走的路。場地上布置了三個層次的路:竹梯和輪胎鋪成的小溝、腳步器兩條、墊子兩個。
教師提出要求:這里的路很難走,我們要安全地爬過小溝,睬過小石子。教師重點指導爬竹梯和爬腳印的幼兒,提醒幼兒手腳協(xié)調,注意安全。
(4)小蝌蚪游到青蛙媽媽身邊
小蝌蚪爬過小溝,繼續(xù)找媽媽,又發(fā)現(xiàn)尾巴掉了,是:現(xiàn)在我們變成什么了呀?(小青蛙),師生共同學蛙跳和哇叫。在尋找過程中又出現(xiàn)了很難走的路。場地上布置了兩個層次的跳躍區(qū):一排小椅子和桌子連成的路、有坡度和高度的木箱。
教師提出要求:前面的路更難走了,我們要勇敢地跳過小山坡,大家有沒有信心走過去呀?
師幼一起在不同層次的跳躍區(qū)中練習跳躍動作,重點幫助幾個膽小的幼兒,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支持,使他們樹立信心,勇敢跳過去。
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小青蛙們找到青蛙媽媽,和媽媽親熱地擁抱。媽媽給寶寶擦汗、脫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