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寶寶變魔術(科學)
一、 活動背景:
最近,幼兒園開始喝豆漿了,但經常有小朋友不愛喝,針對這種現象,我就設計了這次教學活動。
二、 過程實錄:
。ㄒ唬.活動目標:
1. 知道黃豆可以制作豆漿、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2. 通過觀察比較黃豆的外形特征,提高感知事物的能力。
3. 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ǘ.活動準備:
1. 每人一筐干黃豆,一盆濕黃豆,一杯豆漿、一盆豆制品(用牙簽插好的黃山豆腐干和鹵汁豆腐干),一塊毛巾。
2. 電視機、錄象機、豆漿機、電火鍋、一大玻璃杯水,一只空玻璃杯,一鍋事先煮好的豆漿,抹布、錄音機、磁帶。
3. 黃豆寶寶胸飾一只,豆腐、素雞、百葉、油豆腐、豆腐干實物各一盆。
4. 小朋友隔天浸泡黃豆。
5. 參觀菜場上的豆制品。
(三).活動過程:
1. 初步了解黃豆的外形特征。
。1) 師:(教師頭戴黃豆頭飾)小朋友,我是黃豆寶寶,我還把我的好朋友都請來了。今天,大家就來和他們一起玩。讓我們先來看看黃豆寶寶長什么樣子。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筐里的黃豆寶寶,等會告訴大家。
。2) 師:“黃豆寶寶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形狀的?”
(3) 師:小結:黃豆寶寶是一粒粒黃顏色的圓溜溜的小豆豆。
。ㄔu析:在組織幼兒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對黃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幼兒十分感興趣,有的說,黃豆寶寶是黃色的,有的說我摸上去黃豆寶寶是圓圓的。)
2. 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知道黃豆可以做成豆漿。
師:我們的本領可大了,會變許多魔術,小朋友每天喝的豆漿也是我們變出來的。
(1) 通過進一步觀察比較干濕不同的黃豆的外形特征,發展幼兒感知事物的能力。
、 師:“做豆漿前首先得把‘我’放在水里泡上一天,所以,小朋友昨天也在自然角把‘我’泡一天,請小朋友每人拿一盒,看看、比比,泡過的‘我’和沒泡過的‘我’有什么不一樣?你可以把發現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谟變河^察干濕不同的黃豆。
③師:“泡過的黃豆和沒泡過的黃豆有什么不一樣?”
(有的幼兒說:“泡過的黃豆大,沒泡過的黃豆小。”有的幼兒說:“泡過的黃豆的顏色有點淡,沒泡過的黃豆的顏色有點深。”有的幼兒說:“我摸摸泡過的黃豆是軟的,沒泡過的黃豆是硬的。”) > 、軒煟盒〗Y :黃豆寶寶只要在水里泡上一天,就會比原來的大一些,軟一些,顏色淺一些。
(2) 觀察做豆漿的過程,了解制作豆漿的方法。
①請小朋友睜大眼睛,看看黃豆寶寶是怎么變成豆漿的?(教師操作,幼兒一起說:“變變變。”)
、趲煟旱钩龆節{后提問:“黃豆寶寶呢?它沒有了,變成什么了?豆漿是什么顏色的?”
、蹘煟“豆漿是生的,還不能吃,應該怎么?”
、軒煟褐蠖節{。
(評析:引導幼兒運用感官比較、觀察,泡過和沒泡過的黃豆的不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提高了幼兒的感知事物的能力。其次,運用變魔術的口吻,請幼兒觀看豆漿的制作過程,幼兒身臨其境,具有極大的興趣,幼兒恨不得馬上吃到“變出來”的豆漿,有的幼兒看到老師做出來的豆漿就說:“老師,豆漿能不能吃了呢?”還有的幼兒說:“什么時候能吃豆漿呀?”可見,將幼兒愛吃豆漿的興致調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