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心理健康:表情娃娃
活動目標:1、感受生活中笑和哭兩種情緒,并產生相應的體驗。2、積極探索情緒調節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積極的情緒。活動準備:教具:1、笑臉和哭臉的小人、笑臉表情和哭臉表情各一個。2、笑聲和哭聲的錄音。學具:剪好的圓形表情卡片、記號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1、觀察表情,了解笑、哭兩種不同的情緒。(1)聽錄音,出示笑臉的小人和笑臉表情。①教師:這是什么聲音?猜一猜她為什么會笑?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媽媽給她買新衣服了;媽媽帶她去動物園了;她認識了新朋友等等)。②觀察笑臉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己笑的情緒體驗。提問:人笑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子的?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會高興地笑?(2)聽錄音,出示哭臉的小人和哭臉表情。①教師:這是什么聲音?猜一猜她為什么會哭?她有可能怎么了?(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沒有朋友和她玩、她找不到媽媽了等等)②觀察哭臉表情,引導幼兒表述自己哭的情緒體驗。提問:人哭的時候,嘴巴是什么樣子的?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會傷心地哭?2、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會怎樣,學習幾種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策略,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體健康。(1)你覺得高興地笑好還是傷心地哭好?(2)如果遇到傷心或生氣的事,我們可以怎樣做,讓自己變得不傷心,高興起來?教師小結:如果人經常的傷心、生氣會對身體不好,所以小朋友們要學會讓自己高興起來,比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玩玩具、看動畫片、找好朋友玩等都是讓自己變快樂的好辦法。3、制作表情卡:教師: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是高興的笑臉還是傷心、生氣的哭臉?仔細觀察高興時眼睛、嘴巴怎樣?生氣時眼睛、嘴巴怎樣?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表情卡。為幼兒發表情卡,指導幼兒用彩筆畫上眼睛、嘴巴。4、將幼兒制作的表情卡布置成心情墻,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