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可愛的小腳丫》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腳是我們身體一個重要的部位,從孩子們能爬能站穩到可以走跑跳等活動,都離不開他們的小腳丫。但是他們還是會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傷害到自己的小腳,影響身體健康。小班幼兒已經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對身體各器官逐步產生了探索興趣,然而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的經驗比較缺乏,所以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小腳丫,知道小腳的用處以及學會保護自己的小腳。
二、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求以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目標
1. 了解腳的外形特征,知道有很多事情做的時候離不開我們的小腳 (重點)
2. 學會在生活中正確的保護我們的小腳 (難點)
3. 體驗健康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綱要》中指出,提供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表達
因此我做了一下準備
物質準備:盆、熱水、毛巾、軟墊、歡快的音樂
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在生活中熟悉自己的小腳,初步了解腳的外形特征。
三、教學法
合適有效地教學法能是幼兒在活動中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思維,從而使活動有效、順利的開展本次活動我運用的教學法有
動手操作法:動手操作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性,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與材料接觸,自己去探索、發現知識。在活動過程中,我讓每個幼兒嘗試自己洗腳,不僅給了他們自己操作的機會,也讓他們學會了自己洗腳的本領。
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吸引幼兒興趣的重要方式,小班的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差,在活動中多出采用游戲,如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玩小腳,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然的習得對腳的認識。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自由討論、交流中無拘無束的說出自己的理解和發現,分享經驗,相互獲得知識經驗的同時也是聯系說話的好機會,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自己討論小腳的外形、小腳有哪些本領等,幼進行談話,達成共識完成教育目標。
四、活動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得分為4個步驟,分別是游戲導入,引發興趣 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 通過討論,知道腳丫的作用 保護我們的小腳丫
一、 游戲導入,引發興趣
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走進教室,可以走著,跑著,跳著等
師:小朋友們都用了不同的方式走進教室的,誰來說說看,你是怎么進來的?是用什么進來的呢?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活動開始之前,我讓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教室,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引起對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運用提問的方法,讓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用的方式,在討論中引出活動的主要內容:小腳。引發幼兒的腳的興趣,為下一個環節認識自己的小腳做好了鋪墊。
二、 觀察腳丫,認識腳丫的結構特點
師:我們的小腳丫這么厲害,能用那么多方法進教室,那我們的小腳是什么樣的呢?拋出問題,讓幼兒坐在準備的軟墊上
1、 摸一摸,讓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小手摸一下是什么感覺
2、 看一看,仔細觀察,看看腳是長什么樣的
3、 聞一聞,讓幼兒問一下自己的腳以及同伴的腳的味道,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