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安全教育,人人有責!
上周是安全教育周。為了進一步敲響孩子的安全警鐘,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們選取了“貼紅點”“有人來敲門”“汽車上”等一些跟生活安全有關的教育活動。
在開展“有人來敲門”活動時,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非常高。當討論到“當你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的時候你該怎么辦”時,有的孩子說“我不搭理他”,有的說“我看看貓眼,如果是我認識的人就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給他開”......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好不熱鬧。最后討論的重點也發生了轉變,孩子們討論的不僅僅是怎么來對待陌生的敲門者,而是把話題轉移到了怎樣預防騙子。隨著孩子們討論話題的轉變我在最后的環節增加了情景表演。我當騙子,請部分孩子當小主人,當家長不在的時候陌生人出現,并想方設法誘騙小主人開門。可能是因為孩子們有心理準備,在表演的這一環節誰都沒上當。為了進一步考驗孩子在特定場合防騙的意識,在周四下午,我們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了實地防騙演習。我隨意在班級請了7個孩子,并把他們帶到大廳,自己則借機離開,這時鄰班一家長手拿泡泡器出現。孩子們看到陌生人先是定睛看著她,只見那人舉起手中的泡泡器對這孩子們親切地說道“孩子們,我這里有好玩的東西,誰要玩?”聽到對方跟自己講話,史韻菲向后退去,一邊退一邊說“壞人,你是壞人!”,隨后其他孩子也紛紛向后退,王瑄浩則躲到了小型玩具的后面。接下來,無論對方怎么使用絕招,孩子們就是不上當。從這次演習中我發現了孩子們安全意識在逐漸提高。因為同樣的場地,同樣的誘騙方式,只是對象換了,孩子們的反應卻完全不同。曾記得上個學期我們很失望地看到了孩子們被騙出校門,而這個學期卻有這與上學期如此反差的表現。我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