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螞蟻引出的隱性教育
不知從何時開始,花盆中的螞蟻越來越多,成了我們大一班的來訪者。不僅如此,它們還明目張膽地爬出來,一起搬運它們的糧食。小朋友們常圍在一起欣賞著這群勤勞的螞蟻并七嘴八舌地議論著,他們入迷的神情吸引了我,忍不住也湊了過去。只聽見一個孩子在問:“螞蟻怎么會排隊呢?”馬上有人回答:“它們大王叫它們排隊的。”又有人問:“哪只是大王呀?”“我怎么聽不見它們說話的聲音呢?”……他們對螞蟻充滿了好奇與疑惑,看來我要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給予適當的幫助。于是,我開始解答他們的疑問:“螞蟻為了同伴不迷路,就沿路排放出一些粘液。別的螞蟻就會順著粘液的氣味走,這樣就排起了隊伍。”見我也參與了討論,孩子們的興趣更濃厚了,問題也隨之產生。“那螞蟻是怎么說話的呢?”我反問孩子,“你們仔細看看!”“快看,螞蟻會碰頭!”孩子們興奮地叫了起來。我又問:“為什么會碰頭呢?”他們啞然了。我便告訴他們:“螞蟻碰頭就是在說話,它們頭上有一對觸角,是通過觸角來進行交談的。”孩子們被我的講解吸引住了,更加仔細地觀察起螞蟻來。這時,螞蟻們搬了一大塊餅干,我忙不失時機地問:“哎呀,這么小,怎么能搬動這么大的餅干呢?”他們歪著腦袋想了想馬上說:“因為它們人多!”“對了,它們團結一起力量就大,就能搬動很多東西。所以我們小朋友也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在短短的休息時間里,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讓孩子們真正獲得他們自我生成問題后的知識,教師要時刻關注孩子,并賦予他們隱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