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我會“做餅干”
一次手工課上,我向小朋友們展示了一些經過精心制作的餅干圖片,小朋友們欣賞圖片時非常興奮,一個個露出“小饞貓”的樣子,小嘴巴不禁發出“哇!好漂亮啊!一定很好吃!”的聲音,有的小家伙甚至忍不住在偷偷地吞口水呢!接下來,我讓小朋友們來當“小小甜品師”,自己嘗試“做餅干”。孩子們高興地拿出橡皮泥,自己發揮想象,創作美味的餅干,我在教室里巡回指導。當我來到一向沒有自信的小杰身邊時,發現他正低著頭,表情略顯焦急,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我在他的身邊蹲下,輕聲問道:“小杰,你怎么不‘做餅干’呢?”“老師,我……我不會……”說完,他的頭更低了。“你先想想,平時你吃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有正方形的,圓形的,還有五角星形狀的。”“那你就可以先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圖形作為餅干的基本形狀。另外,你吃過的餅干中,餅干上面都有些什么呢?”“有一小粒一小粒的糖,還有巧克力,有的兩片餅干中間還有巧克力夾心呢!”在我的引導下,小杰通過回憶已有經驗,逐漸興奮起來,“老師,我知道怎么‘做餅干’了!”“嗯!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出既好看又美味的餅干,加油哦!”
手工活動結束前,我對孩子們的“勞動成果”進行了小結,并表揚展示了一部分小朋友做的“餅干”,小杰的“餅干”也在其中哦!在他的臉上,我終于看到了自信的笑容,感覺是那樣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