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標記告訴孩子“我該怎樣做”
“老師,我的鞋子沒啦!”“老師,她喝水不排隊!”“老師,他洗手不用洗手液!”“老師,他游戲玩得不對!”……
一天的組織活動中,常常這樣的聲音出現在耳邊。孩子們無序的狀態,讓我帶班也心神不寧。看看每天午睡時脫下的鞋子,常常散亂的扔在地板上,不但影響了臥室的整齊和美觀,還要在起床時到處找鞋。我在想:“怎樣讓大班孩子自己知道我該怎樣做?” “究竟哪些地方需要規則?”問題下去后,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起來。“排隊。”“區角。”“午睡。”“晨間問候。”等等。
班級的約定就這樣產生了。孩子們給自己每一雙小鞋子準備一對小腳板,選用多種顏色,貼在自己的小床下面,讓孩子學會擺好自己的鞋子;在活動區,為了解決排隊和換鞋子的時候出現的隊伍擁擠、椅子凌亂等問題,大家討論以紅色(女孩子)和藍色(男孩子)的線條設立“排隊區”、“換鞋區”等,語言區怎樣看書,數學區怎樣操作,生活區調料的使用,自然角動植物的照顧等等。
最后經過討論制定出每個區域的活動規則,并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配上圖示,展示在各區域的墻面上,秩序在孩子們討論中一個個形成。班級形成有序的生活氛圍,培養幼兒自主管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