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必須從細節開始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這樣,不僅對其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及時對孩子進行養成教育,這是我們每位幼兒老師都應該做到的事情。
一、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培養
良好的習慣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是隨時可見的。如:在帶孩子們入廁時 , 我就把他們排成隊伍 , 讓孩子們一個跟著一個走 , 到了衛生間,讓他們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進行大小便,這樣就不會出現因擁擠而撞倒在衛生間里。吃飯時,有的幼兒咳嗽或打噴嚏沖著碗,不捂嘴和鼻子或扭頭,污染了自己和別人的飯食,極不衛生。到了戶外活動時,我就讓孩子們在陽光下觀察人在打噴嚏時鼻子里的噴嚏會噴多遠。抓住契機教育孩子,如果不把鼻子捂起來打 , 會把病菌傳染給別人,同時這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平時我們還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如穿衣比賽、整理床鋪等,對于優勝者的孩子獎給小紅花一朵,激勵孩子們積極向上,以鞏固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及熱愛勞動的教育。
二、用兒歌來鞏固培養良好習慣
教師可把平時的習慣編成兒歌,便于幼兒記憶,如午睡前,可教幼兒學會兒歌,記住午睡前的要求,“小鞋整齊放在地,小被暖和蓋身體,小朋友們靜悄悄,閉上眼睛睡午覺”等。
三、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幼兒手腦并用。
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過程中,有時并不是簡單的教與學,要注意引導幼兒動腦筋、想辦法。比如幼兒吃香蕉這件事,伙房送到班里的香蕉是一大枝一大枝連在一起的,要想把香蕉不費力氣的一根一根掰下來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我沒有把方法告訴他們,而是讓每位幼兒自己想辦法。他們想的辦法很多,有的順著香蕉長的方向用力也拽不下來;有的幼兒把香蕉扭來扭去,很長時間才能扭下來而且頭都扭爛了;有的幼兒逆著香蕉長的方向一拽,香蕉就掰下來了,既省力又省時。我就請這位幼兒把方法介紹給了其他幼兒。這樣,不但培養了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還培養了他們愛動腦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