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好孩子不任性
有時與家長談話時,很多家長反映說孩子幾乎每天晚離園后吵著要東西。有的小女孩早晨起床總愛挑揀衣服,有時天氣很冷時,還吵著要穿裙子。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孩子就會大喊大哭。是啊,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由于這些獨生子女家長溺愛嬌寵孩子,一味地滿足、順從、遷就,甚至全家人都圍繞孩子轉,形成了以孩子為“中心”,天長日久就養(yǎng)成了孩子只顧自已、不顧別人的“任性”心理。我覺得這種心理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正面引導和教育使幼兒情緒愉快減少任性,提高幼兒的自我約束力是多么的重要。于是,我在教學活動中選擇了《任性的牛牛》這樣一個故事。
“剛才看見牛牛在干什么?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我問道。
“他吵著要爸爸給他羊肉串。”君君說道。
“買好了還吵著要買糖,”
“爸爸不給他買就扔東西,還哭呢。”
“你覺得他這樣做對嗎?”我追問道。
“不對,小朋友要聽大人的話。”維維說道。
“平常在你們身上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嗎?”我問道。
“不會。”銘銘大聲說道。
“老師,他騙人。上次我看到他在幼兒園門口哭,他要他奶奶買玩具。”玲玲反駁道。
“哦,是嗎?老師相信銘銘以后會改掉任性的壞毛病的,對嗎?”
老師小結:如果我們有什么要求,可以好好跟你的爸爸媽媽說。看看你的要求對不對,如果不對,就要聽大人的話。如果我們任性,哭鬧,情緒不穩(wěn)定,不但影響心理健康,還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不要做任性的孩子。
孩子的“任性”是令家長頭疼的事情,而成人不恰當?shù)慕逃椒ㄊ窃斐珊⒆尤涡缘闹饕颉:⒆拥娜涡裕猛{和打罵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種方法能使幼兒暫時有所收斂,但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正確對待幼兒的不合理要求,加強正面引導和教育使幼兒情緒愉快減少任性,逐步提高幼兒的自我約束力。這個故事活動讓幼兒在說說、聽聽、講講中,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懂得任性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在“應該怎樣做?”的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提高自控能力。以達到克服“任性”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