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活動可以這樣做——“機器人上崗”活動心得
第三時段:自制機器人上崗
材料:1.黑色底板紙,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金銀色卡紙,金銀筆,剪刀。
2.圓形、方形、星形鉚釘,小錘子,鐵盒蓋。
方法:
1.按自己的想象選擇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長萬形金銀色卡紙,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圖形,在黑色卡紙上拼搭成機器人的基本外形,稍作調整認為滿意后,粘貼在黑色卡紙上。
2.對照機器人玩具,利用小的金銀色卡紙和邊角料,為自己的機器人添加表示各種功能的附件。
3.用錘子敲打鉚釘,固定在表示活動的部位。
4.用金銀筆添加背景,表示機器人上崗。
觀察記錄:
在以上四個步驟中,最具挑戰的是剪圖形,雖然幼兒已用圖形片拼搭過機器人,但是按提供的材料剪出需要的圖形還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分析了各種圖形以后,決定為幼兒提供的紙均為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引導幼兒學著用長方形經過折疊后,剪成所需要的方形、三角形、梯形、長條,甚至圓形。由于這些金銀色卡紙十分誘人,幼兒都迫切地希望做出自己的機器人,因此十分努力地剪出了機器人主要部分,基本拼搭成型。
這一方法的成功為幼兒靈活地剪出各種圖形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接下來是利用小的長方形金銀色卡紙和邊角料,為自己的機器人制作細節,或添加表示各種功能的附件時,幼兒不但剪出各種圖形,而且還有很多形狀的變化。他們所做的“機器人消防員”、“機器人武警”、“報時機器人”等真是各顯神通、熠熠生輝,我又一次看到幼兒潛在的無窮創造能力。
三、幾點心得
我想如果我再年輕二十歲,三十歲,一定會再去當幼兒教師,至少在似下幾個方面會比以前做得好一點:
1.將目標確定得更彈性一點
以往我確定的目標,大都用于集體教學,雖然我也不斷注意前后活動的適度遞進,并給幼兒留出一些空間,但是由于集體教學的時間限制,總不能顧及全體幼兒。而“機器兵上崗”持續開展了兩個多星期,由淺人深逐漸推進,內容更豐富了,形式更多樣了,教學環境就寬松得多了,教師也就有機會關注更多的幼兒。而幼兒沒有了限時限刻剛性要求的束縛,學得更為輕松了,收獲更多,學習的成效也更顯著了。
2.將藝術活動和幼兒生活結合得更緊密一點
幼兒是好奇的,充滿了探索的熱情,就“機器人上崗”而言,它和科學常識有著密切的關系。我發現幼兒對機器人都有強烈興趣,只是很多都僅有關注機器人特別外表的零碎經驗。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的無意注意變成了有意注意,提高了對機器人的敏感,體會了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在現代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幼兒由機器人聯想到錄音電話、投幣售貨機、電子探測器等,對周圍生活的變化更為敏感,體會到現代科技發展與生活的緊密相連,憧憬著美好的明天。
這次活動實踐也使我體會到幼兒藝術教育領域與其他領域相聯系、與生活相聯系,才會找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幼兒藝術教育不再是封閉在單一領域中的技能訓練,而是要讓幼兒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個充滿智慧的頭腦、一雙靈巧的雙手,造就一群熱愛生活、創造自己美麗人生的新一代。
3.讓幼兒的學習方式更靈活一點
由于繪畫是平面造型,便于觀察討論,在集體教學中使用最多,但這不等于取消其他形式,更需要為接觸繪畫、紙工、泥工、制作等多種形式創造有利條件。以此次活動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