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因玩水而引起的風波
喝完水,孩子們都陸陸續續得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唯獨月月還不見她的人影。問了下別的孩子才得知她還在水池邊玩水,聽完孩子的話我便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她肯定又要闖禍了!于是我便疾步趕去一看,剎那間我頓時傻眼了:只見她把一排水龍頭都嘩嘩嘩的打開著,一大堆掛在墻上的擦手毛巾被丟在水池中沖洗著,她手中還拿著其中的一塊毛巾,用手使勁得拍打著…… 眼前的這一切把我恨得直咬牙,我狠狠地瞪了她一下,嚇得她丟下毛巾一溜煙得跑開了,只留下一堆濕嗒嗒的毛巾和滑溜溜的地板。不過我知道眼下不是干生氣就能解決的,我必須得采取點措施才行。我曾想過要疾言厲色得訓斥一番,可想想對于托班的幼兒來講,玩水有著一種無法阻擋的誘惑力,光憑老師三言兩語的批評他們只會左耳進,右耳出,想讓他們改掉玩水的壞習慣簡直就是妄想。但也不能坐視不理,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再說眼下天氣還很冷,玩水一旦把衣服弄濕很容易引起感冒。正當我犯愁的時候,只見楠楠對回到座位上的月月大聲罵道:“玩水要感冒的,感冒要掛鹽水的!”這下可好,經楠楠一說其他孩子也紛紛附和著:“感冒要發熱的!”“要嗆得!”“還要做霧化!”……此刻我靈機一動,心想何不借此機會進行一次隨機教育,讓孩子們都參與討論,說說玩水的壞處。在這過程中孩子們爭先恐后得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同時對于月月的行為都表示不贊同。最后,月月羞愧得低下了頭,還表示以后不玩水了。 我不知道月月的承諾以后會不會兌現,但我知道我是用了比較恰當的方法處理了這件事。我們知道,隨機教育在托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途徑,特別在培養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過程中,它占了很大的比例。孩子在一日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很特殊或不當的行為習慣。這時的隨機教育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為孩子出現問題后會很快忘記,出現過失行為時,孩子是無意識的。但是如果長期不教育引導,幼兒屢次出現這種行為,就會形成不良習慣。教師要巧妙地利用當時地情境,通過語言疏導教育幼兒,使他們慢慢地懂得:這樣做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