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尿褲子風波
楊欣是個可愛的小女孩,性格很巧,不太愛說話。但最近一段時間,在她的身上發生了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尿褲子!看似很平常的一件事卻為何要頭疼呢?
一天中午起床后,保育員老師在疊被子的時候發現楊褥子有些潮,但不像是尿床,經過仔細的調查后,原來她是在中午吃飯時憋不住尿褲子了。但是當時我并沒有在意,只是把它當成一次偶然事件并沒有再多想。但是接下來一連幾個星期楊幾乎每天都會尿褲子或是尿床,盡管我們如何叮囑她小便,甚至告訴她無論在什么時候只要有小便都可以去廁所,但是這樣一來,她不但像以前一樣尿褲子,而且小便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我們為此和她的媽媽談過許多次,后來聽說她是因為精神緊張才導致的。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專家說過的話:"如果你總是在孩子面前說他是小偷,那么他就會失去判斷力,認為自己就是小偷,結果他就真的去當小偷。"頓時間我忽然明白了,楊依欣之所以經常小便,是因為她剛剛來到新的環境還不能適應,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經常因為她尿褲子的事而在她面前反復提起,促使她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愛尿褲子的孩子。于是,為了幫助楊不再尿褲子,我想出了一個辦法。
這天下午,我悄悄地把她叫到了睡眠室,神秘的拿出了一罐圣誕老人形狀的糖,并且神秘的告訴她這是一個魔法糖,小朋友吃了它能夠改掉所有的缺點,你要是吃了它就不會再尿褲子了,你想不想嘗一嘗啊?她點點頭高興地拿起了一塊咬了一口,不一會兒,一塊糖果就沒有了!回到活動室她顯得輕松了許多,但是仍然頻繁小便,于是我把她摟在懷里說:"咦,怎么圣誕老人的魔法糖果沒起作用,不行,我得聽聽。"于是我輕輕的趴在她的小肚子上假裝和圣誕老人說話!我對楊說:"你知道為什么魔法糖果沒起作用嗎?是因為圣誕老人說他餓了,想吃東西,可是你的小肚子里什么都沒有,所以它得吃飽飯才會施魔法。他還說等你吃完飯要說三遍"我不會尿褲子了"。
下午吃點心時,楊一下子吃完了,吃完后她搬著小椅子坐在一邊自言自語。我問她:"說完了嗎",她說:"說完了"。過了一會楊依欣一臉興奮的問我:"老師我能把這個秘密告訴媽媽么?"我說:"可以,但是只能告訴媽媽一個人!"放學后,楊高興地告訴了媽媽這個秘密。而尿褲子風波也漸漸有了好轉!
這件事提醒了我,當孩子做錯了事,成人不該只是一味的責怪,要找出問題的關鍵,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引導幼兒,萬不可將錯就錯,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