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動作《小青蛙捉害蟲》活動反思
“立定跳遠”是中班幼兒動作發展的其中一項內容。那么,如何完成這項枯燥的動作訓練呢?為此,我設計了“小青蛙捉害蟲”的游戲情節,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促使其獲得成功體驗。
在整個活動中游戲貫穿始終。一開始,我以“青蛙媽媽”的身份引入,激發幼兒興趣。以“幫農民伯伯捉害蟲,要學習跳田埂的本領”的形式讓幼兒明確活動目的,從而對“立定跳遠”有了學習興趣。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自由組合墊子練習跳田埂,掌握動作要領的同時逐漸增加難度與練習密度。最后,游戲“小青蛙捉害蟲”提供不同難度的田埂讓幼兒挑戰,進一步提高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從而突破難點。這樣的安排不僅能通過游戲達到教學目標,而且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
各環節層層推進地完成目標,幫助幼兒掌握動作要領,克服動作難點。從自由探索跳的方法(給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間)到教師的示范再到幼兒集體練習跳一個方墊(便于教師觀察幼兒是否能按動作要領練習),再到幼兒自由結伴,合作將墊子拼起來散點練習(分散練習的方法使幼兒的練習密度加大,有利于幼兒掌握新動作),最后自由選擇跳幾個不同難度的方墊(有的加寬了,有的加高了),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激發幼兒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這種交替循環的形式組織教學,不僅使教學氣氛活躍,而且使幼兒的練習機會增加,活動密度逐漸加大,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活動中教師能隨機觀察,適時指導。比如:在挑戰更高、更寬的田埂時(特別是4號田埂)一些孩子選擇挑戰后卻不能用標準動作跳過,老師鼓勵其不要氣餒,建議他們去挑戰難度低的田埂,在降低難度后他們基本上都能成功。對于挑戰成功的孩子及時表揚并鼓勵他們繼續挑戰難度更高或不同的田埂。注重孩子的情感體驗,適當的鼓勵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能抓住教育契機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如:讓孩子懂得幫助了農民伯伯捉害蟲自己也得到了快樂。保教結合,運動后提醒孩子擦汗、喝水。游戲結束后還鼓勵幼兒在平常活動中繼續探索墊子的多樣玩法,讓本次活動得以繼續延伸。
這次活動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練習基本動作這環節,教師花的時間過長。那么,如何做到即合理地安排好各環節的時間,又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完成目標環節呢?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