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活動《香香的被子》教學反思
本周已進入本學期的最后一個主題“冬天來了”,從對冬季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切入,讓我們和幼兒一起去擁抱陽光的溫暖,聞聞陽光的香味,參與戶外活動,探索冰雪的形成和變化,觀察人們的衣著……“香香的被子”也就是屬于這個主題的一個語言活動。我把今天活動的重點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故事的理解,另一個是掌握詞語:暖和、松軟。
活動的開始部分,我沒有先講述故事,而是出示了圖片,讓小朋友仔細觀察:畫面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經過小朋友們的一番討論和講述后,得出:小豬、小貓和小羊在曬被子,然后睡覺了。我在一旁提問:那么,它們為什么要曬被子呢?睡覺會感覺怎樣?小松鼠在樹上可能會說什么?帶著我的問題,壯壯說:“曬被子后,會蓋起來很舒服的。”我接著追問:“那么有好聽的詞來表示嗎?那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好聽的故事吧!請你聽完故事后,告訴我小豬曬過被子感覺怎么樣?小山羊呢?小松樹的棉被呢?”于是,帶著我的問題,孩子們一個個看著畫面聽著故事,這場面很溫馨。在故事結束了后,詞匯大王睿睿說:小山羊說曬過的被子蓋上去很松軟。筱筱說:小豬說曬過的被子蓋了很暖和。著急的子杭站起來神氣地回答:小松鼠的棉被就是他自己的尾巴,太陽曬過后聞起來有太陽的味道!在第二遍聽故事時,好多孩子已經能隨著故事中的對話已經講述了。而且對松軟和暖和的詞匯也很喜歡,在中午午睡時,我問孩子們:你們的棉被蓋在身上
是什么感覺?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很松軟!很暖和!聞起來有太陽的味道!瞧!多棒的孩子們!
可見,對于簡單的故事情節的,可以讓幼兒先進行故事講述,一來可以讓幼兒增加他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再來可以增加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自己動腦筋的鋪墊,再進行故事的導入,會更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和傾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