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反思《三只羊》(故事表演)
這是一堂很有趣味的童話故事表演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了始終運用三只羊和大灰狼的情境貫穿其中,孩子們樂在其中。 第一個環節,我出示羊的頭飾,讓孩子們模仿動作及聲音,孩子們興趣濃厚。接下來,我讓孩子們聽故事磁帶,在聽故事前,我提出問題:你聽聽故事里出現了幾只羊?它們叫什么?它們去干嘛?重點引導了孩子們帶著問題思考,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故事針對小班來說比較長,但孩子們在傾聽故事時,非常認真,教學常規很好。聽完故事后,孩子們都非常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告訴我:有三只羊,一只叫大羊、一只叫中羊、一只小羊,它們去山上吃草……孩子回答問題很全面,我為孩子們的表現而高興。 接下來,我運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整個故事情節,孩子們對故事內容理解得較好,知道不同的羊走路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故事表演這個環節,讓孩子們情緒達到了高潮。我請不同幼兒分別扮演大羊、中羊、小羊,我扮演大灰狼。在表演中,孩子們能根據故事中動物的對話完整的運用到表演中來,語言表達能力都很不錯,表現欲望很強,都爭先恐后的舉手參與表演。因為時間的原因,我只請了兩組,其余幼兒就放在活動后進行表演。整個表演活動中,孩子們都樂在其中。 整個活動的效果較好,但仔細回顧本節活動,我認識到自己在活動組織中也疏忽了一個重要的細節,如果我讓表演的幼兒在故事表演時都能帶上形象的頭飾,我想孩子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漲,而整節活動的情境性也會更自然、生動。在今后的活動組織中我將注意更好地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