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故事《阿嚏,阿嚏》反思
在選教材時,我翻閱了多本教本,最后目光落在了故事《阿嚏,阿嚏》上。該故事圖書不僅畫面簡單、色彩鮮艷,形象可愛,而且內容上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語言上生動淺顯,朗朗上口,動作性強。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對作品的理解。感受到這些特點后,我著手教學活動的設計。考慮到本作品中具有擬人化的角色形象“小豬”,內容也和幼兒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肯定都有豐富的自我體驗和自己的對策,所以我想在閱讀前應充分調動幼兒的原有經驗。因此我的設計思路是:1、讓幼兒自由說說平時感冒的感受和自己的對策,引出課題;2、閱讀中,緊扣小豬感冒后游玩的路線強調小樹、郵筒、河馬的反映,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感冒的傳染性;3、總結感冒的危害性,初步形成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意識。在引導幼兒閱讀中,我還強調了每個頁碼的次序,因為它是幫助幼兒掌握翻頁閱讀圖書的重要策略。因此,我嘗試著引導幼兒學習按頁碼翻頁,幫助幼兒掌握逐頁翻閱圖書的技能,培養幼兒閱讀圖書的良好習慣。
活動結束后,回顧整個活動組織,我覺得有這樣幾點很欣慰:
一、模仿象聲詞,活躍活動氣氛。
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一些形象生動的象聲詞能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形成最初的閱讀識字。本故事中“阿嚏,阿嚏”的象聲詞既夸張又搞笑,所以,在每頁的講述活動中,我請孩子們和我一起模仿動物們的阿嚏聲,引起幼兒的共鳴。在幾聲阿嚏聲過后,孩子們的身心放松,他們更樂于表達,興趣盎然,樂此不疲。
二、運用聯想拓展法,調動幼兒表述興趣。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聯想自己感冒的身心體驗和生活經驗,在想一想,說一說的對話中,孩子們的注意力被集中起來,交流的興致也高漲起來。如:過程中,觀察郵筒的信封飛散畫面,我啟發幼兒聯想自己的生活體驗:“我們感冒了有時打噴嚏,會有什么東西逃出來?”“鼻涕!”“這時候你覺得怎么樣呢?”“很難受!不舒服!”“是啊,郵筒打了個噴嚏,信封都飛出來了,它會覺得怎么樣?”“也很難受!”聯想的方法有效地調動了幼兒說話的興趣,使幼兒覺得“說”是一件有趣、高興的事情,他們就會樂于說、敢于說、從而勤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