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紳士的雨傘》課后反思
繪本《紳士的雨傘》主要描述的是一個紳士,他最愛惜他的那把黑色雨傘,下雨的時候總是不舍得打開傘,下大雨的時候就躲一躲再走,雨越下越大就躲在陌生人的傘下。有一天,他坐在公園里,看著傘一點也不臟,很心曠神怡,這時,一個小男孩向他借傘躲雨,他裝著沒聽見,后來,一個小女孩過來帶著小男孩一起打著傘走了,邊走邊唱歌“下雨了,滴答答,下雨了,嘩啦啦”,紳士聽著兩人的歌聲,感覺挺有意思,也跟著唱起來,唱著唱著,也想聽聽雨聲,他終于打開了傘,打開傘之后,他也聽到了雨聲,他好開心啊,回到家之后,感覺傘濕了也沒關系,打傘很有意思。這是一個充滿童趣的故事,人物心理很有意思,正如一個人喜愛自己的東西,總是把它藏在那里,結果,根本沒發揮它的作用,自己沒有得到樂趣,寶貝東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如何與孩子們分享這則故事呢?因為有同事聽課,因為希望在短時間內將課堂內容呈現,也因為這是第一教時,所以,我決定將故事減縮,以紳士心理轉變為主線,選取最能說明問題的幾幅圖和孩子們一起分錄享。我將圖做成了 ppt,免得翻書,有些孩子看不清,和孩子們感受一遍故事之后,進行互動游戲,躲傘,最后再完整感受一遍故事,課后和孩子們撐著傘去雨中走走,聽聽雨聲。
上課了,從和孩子們聊這段時間關于傘的話題,談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把傘,然后引出有一個紳士也有一把傘,接著講故事,講述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成為紳士,拄著傘走路、到陌生人傘下躲雨、抱著傘趕路、在公園里支著傘心曠神怡、對小男孩的要求裝做沒聽見、聽著小男孩、小女孩的歌聲忍不住試一試、打開傘之后很開心等等。
孩子們聽著故事,想象著自己是紳士,和紳士一起感受,一個個都很專注。
故事講完了,延伸為紳士從那以后變得喜歡用傘了,他還買了許多傘,提供給人們躲雨,然后引出游戲,我們去郊游,孩子們開火車郊游、躲雨。也許我話沒說清楚,也許因為孩子們自我意識有些強,他們聽說躲雨,就想到自己的傘,就一個個去拿自己的傘了,游戲開始顯得有些亂,后來在我的游戲語言引導下,他們慢慢進入情境,開起了火車,鉆山洞,開快車等,然后嘩啦啦,下雨了,一個個搶著躲進傘里,兩輪躲了之后,我們回到了家。
接著再次講述紳士的故事。
最后每人帶著自己的傘到操場上去聽雨聲,只是天公不太作美,只下了一點小雨。
反思:
今天的活動前段還好,孩子們挺進入情境的,感受故事時很專注,連最調皮的孩子也很安靜,只是游戲時,最大原因大概是我的語言沒有說得清楚,導致孩子們去拿自己的傘了。那么如何交代呢?課堂上一些語言顯得蒼白而無力,唯有課前交代游戲時用老師選出來的傘,不要拿自己的傘,這個似乎也不妥當。也許這個游戲就應該變成孩子自己的傘,我們小朋友喜歡打傘么?打開傘玩一會兒。我們的傘都來自孩子自己,沒辦法!最后打著自己的傘去聽雨聲,孩子們挺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