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教學反思
區域活動時,圖書區的孩子們在安靜地互換圖書看,他們時不時的和同伴交流著書中的內容,共同分享圖書所以帶給他們的快樂。就在這時,小杰忽然跑過來把靜兒的書碰到了地下,靜兒很生氣,小杰急忙地把書撿起來說了句:“對不起,以后我慢點!”而靜兒卻什么也沒說繼續看其他的書來了。面對這一現象,我覺得不只是靜兒,現在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典型的“霸權主義者”,很多事情總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主動地關心周圍的人或事,不會說“感謝”。因此,我覺得很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品格教育,讓現在的孩子們從小樹立具有優秀品格的人。
恰巧我們《品格教育》中剛好有“感謝”這一課。通過書中與現實的例子讓他們認識到,我們身邊有這么多關心、愛我們的人。而對于這些愛我們的人我們要學會感謝。
在活動的引入部分,我顧設了一個小情景:我把某一東西“不小心”掉在地上,沒看見,考驗是否有孩子會發現。一會兒,小宇撿了起來,交給了我,我道謝。然后延伸到我不僅謝謝小宇幫我撿起來東西,更要謝謝每一個小朋友對我的關心……(并舉例)
通過這一情景啟發孩子們有沒有感謝的人?最想感謝誰?那么為什么要感謝?果然,聰明的孩子們議論紛紛。過了一會兒,都會做出總結了:感謝爸爸媽媽,教我們說話走路,買衣服;感謝爺爺奶奶辛苦的照顧我們;感謝老師叫我們知識;感謝醫生后治好我們的;感謝幫助過我們的人……
這些看起來、說起來似乎都朗朗上口。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的明白感謝呢?上這一刻其實只是一個開始,最重要的是我要他們把“感謝”真正的運用到實際中,在日常中去滲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理解愛他們的人為他們的付出,去感謝。從那節活動后,我就從日常的點滴去觀察,并實施的去引導。讓孩子們慢慢地主動發現并感謝。
過了一段時間,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們越來越懂事了,原來的“小霸王”漸漸地變好了,居然會對家里人客氣起來了。看來這樣的教育,并不是一節活動就可以改變他們的,就要從生活的點滴中去鍛煉。現在的孩子們大多都會有“小霸王”的現象,因此我們應該更多的去重視,如果不改變,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感受孤獨,在他們今后的道路上有很大的幫助,只有改變才會贏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