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健康指導:培養幼兒快樂情緒的點滴體會
幼兒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次次的襲來,大家越來越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創造性、獨立性的培養。這些轟轟烈烈的改革讓我深深的思考著:幼兒教育應該帶給孩子什么呢?
我想除開這些自主性、創造性、獨立性等等,在幼兒園里更多的應該是給予孩子快樂。因為有了快樂才會擁有自信;有了快樂才會有學習的動力;有了快樂才會有創造的欲望。所以,我總希望自己的教育是將快樂帶給孩子,希望自己的教育能讓孩子的童年充滿快樂。
可是,快樂不是那么簡單。〉怯捎谥車h境的壓力,人為的壓制和其它原因,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快樂的。實踐證明:快樂的孩子自尊、樂觀、自我控制力強。作為一個班主任我喜歡我帶的班級的孩子是快樂的、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這個方面的體會:
一、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以自己的快樂情緒感染孩子:
幼兒教師是孩子們最直接相處的示范者,幼兒教師的言行、對待事物的態度,影響著孩子們心中的教師形象。也許我們某句話、某個動作會影響孩子一天的情緒,甚至挫傷孩子幼小的心靈。因此,我都注意有意識地以愉快、喜悅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對孩子充滿摯愛之情;并時刻能夠自覺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在平時我注重創設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環境氛圍。活動室的環境布置我也注意優美潔凈,充滿新奇感,把孩子的作品及時上墻,讓孩子有一種滿足感,使孩子在班級里產生快樂感,從而在身心上得到愉快的滿足。在吃飯與自由活動時也經常播放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給孩子講一些笑話、小幽默,讓孩子猜一些謎語,使孩子輕松愉快。
在與孩子的交往總共,我時刻把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人,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度;經常與孩子做朋友似的溝通。在教育幼兒時,也從尊重他們,說服他們的角度出發,多采用正面教育,很少采用反面的教育。例如:我常常會說“請你們去喝水”“請大家坐端正”“你真棒,畫得真不錯,如果再多選些顏色就更漂亮了。”等等,無形中讓他們滋生出一種積極情緒,在情感上把孩子當大人一樣尊重,在心理上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理解,這就是我們每天應該給予孩子的關注和呵護。
由于我的鼓勵與快樂的情緒感染了我們班的孩子,所以他們在園非?鞓罚恳惶於荚敢鈦碛變簣@,不想缺課,及時生病了也不想請假,還是要帶病上學,所以我們班的出勤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