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初次剪紙引起的反思
實錄片斷:我和小朋友一起欣賞了大班幼兒的剪紙作品,終于開始剪了,小朋友們興奮不已…….首先,為了配合幼兒正確使用剪刀,我和小朋友們一起學起了兒歌,小剪刀,咔嚓咔嚓…….幼兒姝姝好不容易握住剪刀,就是張不開剪刀的嘴巴,只能用另一只手幫忙,等到剪時剪刀的嘴巴還是合攏的,一連嘗試了幾次,還是沒有成功,等到老師走到跟前時,她不好意識地低下了頭.看到這些,我沒有急于告訴幼兒應該怎樣做或是粗暴的責怪這些幼兒課上沒有認真聽,只是一邊說一邊手把手地教.活動進行中,我始終觀察著孩子們的活動.當一有幼兒碰到困難求助我時,我就微笑著說:"你再仔細地看看,試試."孩子們就在我的不斷鼓勵下一次次投入到自己的探索中.
分析與研究:
知識的建構并不是在短時間內能完成的,需要有個過程,對小班幼兒來說,這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在一次剪長方形的活動中,我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讓幼兒觀察并學會剪的方法.從上面事例中可以看出:毫無疑問,幼兒需要一個完全自由的時空,才能不斷地在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通過自我調整,孩子會特別注意自己曾剪錯的地方,這里正是學習的難點,也是孩子經驗內化的關鍵環節,是反省的結果.教師應幫助幼兒發現矛盾的癥結,而不是拿出現成的答案來.老師需要等待,需要"慢一拍",壓抑著想直接給予提示的沖動,讓幼兒有珍貴的自我糾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