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活動:樹
預設主題的緣由:
生態島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植樹栽綠,很自然地進入了孩子們的視野。怎樣讓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來了解保護生態的重要意義,感知做一個護綠小使者的光榮?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城鎮里,有多少可以利用的社區資源呢?如何打破學科界限,設計組織孩子們的活動呢?……這些正是我所思索的,
預設活動之一:遠足:抱一抱瀛洲古樹
組織形式:集體、小組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古樹的外形,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測量、記錄樹桿的周長。
2、培養幼兒小組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紙張、3米鋼皮卷尺、30米塑料卷尺、塑料直尺、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愿望,引出主題:(集體)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因為那里有我們寶貝,你們想知道嗎?想去嗎?告訴你們,我們今天要去看的是幾棵樹,說它們是我們寶貝,是因為它們長了好多年,是我們xx年齡最大、樹桿最粗、長得最高的樹。想知道這些樹到底有多高、樹桿有多粗嗎?有什么辦法知道呢?如果想要知道一棵樹有多粗,有什么好辦法呢?(引導幼兒積極地用自己的方法來猜測、估摸。可能幼兒會想到某些測量工具,那么老師就一一出示這些測量的工具,并適當演示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分頭準備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測量工具。(小組、個別)
師提醒幼兒別忘了準備紙和筆,因為沒有記錄很麻煩的。
三、安全教育:
過馬路要小心,走路要靠右邊……
四、教師介紹:
這幾棵都是銀杏樹,秋冬季節會落掉葉子,春天的時候又會長出新的葉子。所以它屬于落葉樹。看地面上的標牌可以知道這幾棵銀杏樹都已經長了350年了。(可以用小朋友的年齡和大樹作比較,讓幼兒感知大樹已經很老了,有350歲了。)銀杏樹全身都是寶:葉子可以做藥、果實可以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滋補品、它的樹干可以做家具……。
五、實地測量:(小組)
1、試一試,用我們準備的工具給大樹量一量,行不行?
2、用哪種尺測量比較好?(直尺、鋼皮卷尺、塑料卷尺)哪個更加好?為什么?
3、除了用尺,我們還能用什么來測量樹干有多粗呢?
(啟發幼兒用自己的雙手相連、用小組合作的方法來測量、適當做記錄。)
活動二:介紹植樹節、了解植樹節
組織形式:小組
活動準備:
1、大日歷(上面的3月12日是紅色的字)
2、事先錄制3月12日的《上海早晨》。
活動過程:
一、出示日歷牌,翻到3月11日,讓幼兒看看日歷牌上的11日和12日有什么不一樣?
1、引導幼兒說出上面的字顏色不一樣。
2、猜測為什么今天的日期是紅色的?而昨天和前天都不是紅色的呢?
3、再看看星期六和星期天是什么顏色的?
4、教師有意識地把日歷翻到春節的那幾天,告訴幼兒這幾天是紅色的是因為過春節了。
5、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原來今天也是節日。
6、師告訴幼兒今天是植樹節。是3月12日。
二、收看早晨事先錄制的《上海早晨》
三、說說自己看到的新聞
為什么下雨了陳良宇書記還要拿著鐵鍬參加種樹?
四、討論:種樹有什么好處?
活動三:組織形式:小組
活動內容:比一比(在幼兒園里比較樹干的粗細、樹的長短、樹葉的大小、顏色等)
活動四:組織形式:集體
制作活動:剪貼大樹
活動五:組織形式:集體
歌曲:愛護小樹苗
活動六:組織形式:集體
看圖講述:小蘋果樹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