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大班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從小一點一滴小事開始培養和積累的結果,是恰當實施品德教育的結果。在這期間,幼兒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刺激和教育的影響,并在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學前教育階段勢在必行,也是非常關鍵的。而我園幼兒人數眾多,環境限制,無法再開更多的教學班,為此園領導廣開思路,尋求多種途徑:一邊控制入園幼兒人數,一邊引領職工探索超大班額幼兒的管理方法,就如何開展好大班額幼兒的一日常規活動設置專題進行研究、探討。我單就如何培養超大班額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這一問題發表一下自己淺顯的意見:
教師要言傳身教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的基礎主要是五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的90%,在這之后教育要繼續進行,人進一步發展,但您精心培植的人才之花在五歲以前就已綻蕾。日本教育家松原達哉也指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一生當中身心發育最顯著時期。如果在這個時期不抓緊教育和指導,掉以輕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毀掉了。”可見幼兒教育至關重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受益終身。
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小班人數在20- 25之間;中班人數在25- 30之間;大班人數在30- 35之間,而我園平均人數都在60人以上,基于我園班級人數眾多,班額大,培養幼兒的各種習慣有很大難度,我園教師不辭勞苦尋求良方和積累經驗,一直認為在我園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尤為重要。于是,我園教師就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每一位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60多名幼兒,良好的教師的素質反映在60多名幼兒身上,教師的行為習慣也映射在60多名幼兒的行為習慣上;教師通過傳幫帶的作用教育各班的60名幼兒;能力強的帶能力弱的,年齡大的帶年齡小的,習慣好的帶習慣差的;同年級中,行為習慣好的班級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如:某某班級的幼兒衛生習慣非常好,不僅班級衛生保持得好,而且經常到大環境拾垃圾,幼兒之間相互監督不準亂扔垃圾。無論班級的大小,人數眾寡,教師都嚴于律己、嚴格要求每一位幼兒,訓練幼兒言行舉止,重視培養每一位幼兒的行為習慣,越是人數多,越能顯示這名教師的能力。“群龍有首”,教師就是六十名幼兒的“首”,她起著教育的作用、引領的作用,每天默默無聞地奉獻,從小事做起,從點滴積累培養幼兒的行為舉止。
教育要抓住良好時機。學前教育中幼兒接收語言熏陶,形成良好行為習慣,0—6歲正是培養幼兒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教育必須從細節入手,我園教師特別注重細節教育,我園教師面對60多名幼兒生活的大集體,留心身邊的每位幼兒,及時表揚、及時引導、及時指正、及時鼓勵。如:發現生活能力強的幼兒幫同伴梳頭發、系鞋帶,及時表揚幫助他人有益身心健康;發現細心的幼兒自覺拾起地上的垃圾,教師當全班幼兒的面夸贊,并詮釋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發現好動幼兒隨便拿同伴的東西,及時制止并批評教育,讓幼兒明白這樣做會帶來什么樣的危害;看到幼兒午休主動疊好衣服、擺齊鞋子,及時的夸獎幼兒并拍照留下精彩的瞬間,將圖片上傳到網上,對全班幼兒起一個激勵作用;幼兒進餐時,一邊說話,一邊吃飯,老師及時阻止,并告知幼兒“一邊說話,一邊吃飯”飯粒可能進入鼻腔或卡住喉嚨,引起咳嗽……通過幼兒在園的生活,我園教師留心身邊的這60多位孩子生活中的每一瞥,努力使幼兒改掉一些不良行為,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當中,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某一名幼兒行為,這一名幼兒就成了全班六十名幼兒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就起到了帶動全班幼兒的作用,一個幼兒的好習慣經過老師的引導可以映射到全班,甚至全園。在超大班額的幼兒園,一個班級的幼兒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可以輻射到全園的班級,這樣全園幼兒都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