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田鼠太太的項鏈
設計思路:
故事內容有趣,富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教學中可以鼓勵幼兒積極思維、大膽表達自己的推測,從而讓幼兒具有辯證思維和多為思考的經歷和體驗。故事通過田鼠太太的一系列行為,通俗易懂的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事先想清楚,知道什么才是對自己最重要、最需要去做的。
大班幼兒喜歡對故事內容與情節發展推測,思維也能比較自如的在“發散”和“集中”之間轉換。所以,在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適當的開放式提問,采用多種方式來呈現故事內容,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積累語言學習經驗,激發語言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快樂的、主動的語言學習者”。
活動目標:
1. 能根據提供的線索大膽討論田鼠太太的行為,有簡單的分析判斷能力。
2. 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清楚。
活動準備:ppt、線索圖
1. 閱讀圖片導入,引出故事。(意圖:鼓勵幼兒自信地表達已有經驗,自然地引出作品。)
*閱讀圖片。
⑴ 這位是田鼠太太,從圖片上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季節嗎?(引導幼兒發現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⑵ 田鼠太太正在做什么?
⑶ 小結:是啊,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田鼠太太每天一大早就來到田地里找糧食,找呀找,一直找到天黑才回家。她的衣服弄臟了,褲子被樹枝刮出了洞,就連鞋子都走破了。可是田鼠太太心里還是特別高興。
2. 大膽討論,初步了解故事內容。(意圖:鼓勵幼兒對提供的圖片線索大膽猜測田鼠太太的行為。)
⑴ 你們猜猜,田鼠太太為什么高興呢?
⑵ 突然,她看到了一串項鏈“哇!多么高貴的項鏈啊!”她高興地馬上把項鏈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高貴是什么意思?
⑶ 此刻,田鼠太太的心情是怎樣的?
*高貴的田鼠太太
⑴ 你聽見花母雞說什么了?
⑵ “高貴”是什么意思?(極為珍貴、貴重的意思)
⑶ 你認為花母雞的話有道理嗎,田鼠太太會怎么想、怎么做?
⑷ 接下去她又碰到了哪些動物?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提供一些圖片線索,鼓勵幼兒大膽討論。)
⑸ 小結: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3. 完整欣賞故事,設問討論,理解作品內容。(意圖:借助問題討論,引導幼兒一起對田鼠太太的行為展開討論,從而使幼兒感悟作品中蘊含的數知識,并理解作品的深層內容。)
⑴ 田鼠太太為什么會不斷地換糧食?
⑵ 換糧食時,其他動物是怎么跟田鼠太太說的?
⑶ 田鼠太太在冬天為什么差點凍死?
⑷ 田鼠太太這么做值得嗎?
⑹ 小結:田鼠太太因為做錯了決定,所以最后失去了自己最需要的東西。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考慮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不能像田鼠太太一樣為了漂亮,以小失大。
4. 小組辯論,深化情感,引發探究興趣。(通過問題“選擇”,再次激起幼兒思維與表達的積極性,培養幼兒辯證看待人物的態度,引發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進一步探究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