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小豬變形記》
活動背景 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一些自我意識也逐漸建立,同時也開始了“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思想歷程,這個歷程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但同時往往也是漫長而曲折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小豬變形記》這本書,故事中描述了小豬通過改變自我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來認識自我,做回自我。故事輕松幽默,又充滿想象,非常富有哲理,而且故事中的小豬精力充沛,滿腦子奇異的想象,讓我想到了孩子們,所以我想借助這么一則故事,引發孩子們深入思考,將自我認知所包含哲理的話題娓娓道來。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小豬通過改變自己的形態,尋找快樂幸福的過程。 2、發揮想象,大膽講述小豬變形的有趣經歷。 3、在體驗和閱讀中懂得:原來做自己,最快樂;顒訙蕚 《小豬變形記》flash課件;顒舆^程一、營造輕松氛圍,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播放課件(出現一只身上畫有斑馬紋的小豬。) 師:這是誰?這只小豬怎么與平時的小豬有點不一樣,它怎么了啊? 2、師:對了,這是一只穿著斑馬紋的小豬。它覺得做小豬不好玩,想找點好玩的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都找到了哪些好玩的事吧! (設計說明:以斑馬形式出現的小豬,一下子引起了幼兒活動的興趣,為下面小豬變形幼兒的想象做了必要鋪墊。)二、分段學習,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一) 小豬變長頸鹿。 1、播放課件(a)師:小豬在路上碰到誰了?長頸鹿在干什么? 師:是啊,小豬看到長頸鹿正在吃樹梢上的葉子,他覺得長頸鹿可以吃到那么高的樹葉真神氣!突然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猜一猜這絕妙的主意是什么主意? 2、師:可是長頸鹿那么高,小豬那么矮,它怎么變成長頸鹿呢?你們來想想辦法。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把自己變成長頸鹿的?播放課件(b) 師:現在小豬覺得自己就是長頸鹿了,瞧!它踩著高蹺喜滋滋的散步去了。 4、播放課件(c)師:路上小豬又碰到了誰?斑馬長什么樣?小豬會對斑馬說什么?斑馬是如何回答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5、師:你覺得小豬會聽斑馬的話嗎?播放課件(d) 師:小豬可不聽斑馬的,繼續驕傲的向前走,只聽見“啊——”,發生了什么事?這回小豬還神氣嗎?你覺得小豬適合做長頸鹿嗎? 小結:是啊,雖然做長頸鹿站的高看得遠,可是會摔倒的,根本不適合小豬! (二 )小豬變斑馬。 1、播放課件(e)師:看!小豬在做什么?它想變成誰? 師:對了,小豬找來顏料,給自己畫了一件奇妙的新外套,這件新外套啊,一條黑色,一條白色,連自己的小尾巴上也是一條黑色一條白色的小刷子。然后他一路小跑著炫耀去了。 2、播放課件(f)師:小豬又碰到誰了?大象在干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師: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幼兒自由猜測)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g) 師:只聽到“嘩啦“一聲,發生了什么事情? 小結:小豬漂亮的外套被水沖了個一干二凈?磥碜霭唏R雖然很漂亮,但是很不實用,被水一沖就沒了。你們覺得這時小豬的心情會怎么樣?他還想做斑馬? (三)小豬變大象 1、師:你覺得這回小豬想變成誰了?你覺得小豬會怎么變? 師:我們來看看小豬是怎么變的?播放課件(i) 師:小豬在自己的鼻子上綁了一根長長的塑料管,在兩只耳朵上紀了兩片大樹葉,然后它跺跺腳,又神奇的出了門。在路上,它遇見了袋鼠。 2、師:小豬會跟袋鼠說些什么呢?袋鼠又會怎么說?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可笑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課件(j) 師:小豬又怎么了啊? 小結:小豬打了個打噴嚏,把塑料管噴飛了,小豬又失敗了。你們覺得當大象適合小豬嗎? (四)總結已有經驗,感受做自己最快樂! 1、師:小豬都模仿了哪些小動物?都成功了嗎? 師:是啊!小豬用了好多辦法把自己裝扮成別的動物,可是每一次都失敗了,這些動物的生活并不適合小豬。那你覺得什么樣的生活才適合小豬呢? 2、播放課件(k)師:看小豬在干什么?你覺得小豬現在開心嗎?為什么這么開心? 小結:是呀,現在小豬再也不會摔倒,不會被水沖,更不會因打噴嚏而噴東西,現在他可以在泥潭里想滾多久就滾多久,多么自由啊!小豬終于找到自己真正的快樂了,原來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快樂、最幸福的。 (設計說明:通過分段式的提問、討論,不僅讓幼兒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內容,更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同時通過課件適時的播放,更能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引起幼兒的興趣。)三、完整欣賞故事,表達自己對故事的感受。 1、小朋友你們喜歡這只愛變形的小豬嗎?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2、你們生活中有沒有最快樂的事情呢?你們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呢? 小結:是啊!小朋友在生活中的每一段經歷都可能會讓你覺得是最快樂的事情,但是別忘了,不管在什么時候,都不要去刻意模仿別人,要知道做一個真正的自己才是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好嗎? (設計說明:在這一環節中我請孩子們聯系自身生活經驗說出自己覺得最快樂的事情,進行了經驗的遷移,使主題得到了升華。)活動反思 《小豬變形記》這個故事用一種奇妙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了一只百般無聊的小豬一心想要改變自己的形態去模仿其他的動物,想從中尋找到快樂和幸福。故事風趣、幽默,趣味性強。 在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了邊觀察邊講述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思考、猜測、想象,一步步了解故事的發展。在開始部分,從封面切入,激發幼兒對故事內容的興趣:這只小豬怎么與平時的小豬有點不一樣,它怎么了?這時,孩子的興趣已經上來了,不知不覺中產生一種想了解故事內容的期待。接著,老師又引導孩子猜測情節的發展:如當小豬變成長頸鹿之后,碰到了斑馬被笑之后,他還會變成誰?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畫面,體會畫面上所蘊涵的意思,引導孩子大膽講述,讓孩子去體會故事以外的情節。特別是講到小豬與小動物之間的對話時,師生分角色扮演小動物來模仿小豬與小動物當時的對話及神態,使活動的氣氛活躍起來了。以至于后來一碰到什么動物孩子們馬上會說出小豬變成誰?整個活動中,孩子能主動參與,興趣盎然。另外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適時設疑,給孩子們創設的想象思考的空間,讓孩子們在聆聽中思考,在思考中懂得:欣賞自己,做自己是最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