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大衛上學去
2、師:那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呢?
2、小結:你們說的都很棒,肯定都做好了上小學的準備了。
(二)自主觀察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和猜測。
過渡語:有個朋友,他叫大衛。今天大衛的老師很……(看圖1),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衛在學校里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讓老師很不開心。
提問:大衛第一天上學時發生什么事呢?根據孩子的回憶一起具體講述圖3-13。
(三)引導孩子觀察圖14-16
過渡語:你們給了大衛很多的勸告,大衛會聽嗎?會改嗎?(表揚ppt)
師:老師也給了大衛一個表現的機會,看看現在老師怎么樣了?
小結:大衛把教室的角角落落打掃的干干凈凈,桌椅擦的噌亮,終于得到了老師的原諒,高高興興的回家了。老師幫助大衛認識了自己一個壞習慣,大衛也改正了錯誤,大衛還是一個好孩子。
(四)完整欣賞故事。
(五)評價大衛
1、共同討論:你覺得大衛是個怎樣的孩子?(知錯能改)
2、小結:剛才大家都說的非常好,大衛經過你們的提醒,老師的幫助,漸漸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小學生。老師希望你們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
這里,以“上小學的心情”為導入的話題,為整個故事的解讀營造了一個情感氛圍。也引出了上小學這件事。
這個環節,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故事內容和猜測。
通過對圖片的觀察,了解了大衛一天都做了些什么事情惹老師生氣了。
這個環節,讓幼兒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做錯了,改正了,還是個好孩子。
這里,幼兒們開始評論起大衛了,大衛是個怎樣的孩子呢?他改正了,你喜歡他嗎?他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嗎?在幼兒的討論中正面引導,激發幼兒當小學生的愿望。
評價:
整個活動很流暢,但是這個班級的孩子常規很好,這節課對他們來說沒有挑戰,可以增加點難度,讓孩子們能“跳一跳”去夠到,比如:在學校的規則可以讓孩子們合作設計出來等等。
反思:
這個活動的目標都達成了,但是價值沒體現。自主閱讀環節花了太多的時間,使得整個活動時間長了,而且每幅圖的提問形式較單一。老師給我提了個建議,可以變成以5人為單位,小組合作設計規則,繪本也要有選擇地刪減,這樣也能控制好時間,也不至于結尾太倉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