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詩歌—春在哪里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麗春境。
2、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對春天的感受,并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常識進行仿編。
3、學習理解詞匯:綠葉飄蕩、艷麗芬芳、迎風直上。
活動準備:
春天背景圖和插入式圖片:柳樹、牡丹花、燕子、風箏、湖水、太陽。
師幼共同感受過春天,有放風箏的體驗。
活動過程:
1、教師組織幼兒唱歌,引出主題。
提問:(1)你們知道春天在哪里嗎?引導幼兒聯系剛才唱過的歌《春天在哪里》進行討論。待幼兒發表見解后,教師可以說:“今天還有些小朋友也想告訴我們春天在哪里,讓我們一起聽聽吧!”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理解詩歌。
(。┯變洪]上眼睛,聽教師念詩歌一遍。教師提問:
詩歌里說了些什么?你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嗎?(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師幼一起幫忙解答)
(2)教師出示背景圖,邊朗誦詩歌邊插入圖片。幼兒聽完后教師可提問:
春天到底在哪里?翠柳為什么說自己“綠葉飄蕩”?“艷麗芬芳”是什么意思?你看過風箏“迎風直上”嗎?
3、幼兒學習、表演詩歌。
(1) 師幼一起念詩歌2-3遍,引導幼兒用合適的語氣和語調朗誦,表達出角色的自豪感和春天的生機。
(2) 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和動作表演詩歌。
4、幼兒想象,仿編詩歌。教師通過提問啟發:
(1) 想想詩歌里哪些句子聽上去有點一樣?
(2) 還有誰也能告訴我們春天在哪?你們試試把它們也編進詩歌里。
5、幼兒互相展示自己的詩歌,教師進行適當的評價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