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團體律動游戲《猴子坐沙發》說課稿
一、設計意圖:
本活動源自于“西北地區首屆幼兒園音樂團體律動游戲與幼兒學習品質培養教學觀摩研討會”中的一節大班團體律動游戲活動。通過觀摩學習,及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現有水平,我融入了自己的新想法和教學特點,使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律動游戲過程中,掌握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的故事性。其次,通過感受、創編動作來引發孩子自身的音樂潛在因素,讓幼兒發揮想象力,使律動教學更好地激發幼兒活躍的思維,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二、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本次教學活動目標確定如下:
1、初步用動作隨樂表現“猴子坐沙發”的情景——出門找朋友、相互逗樂、變沙發。
2、通過創編,用嘗試身體不同部位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沙發造型。
3、在兩兩合作坐沙發的環節能友愛同伴,能愛惜和保護自己的“沙發”。
從活動目標出發,我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初步用動作隨樂表現“猴子坐沙發”的情景——出門找朋友、相互逗樂、變沙發;活動的難點是:通過創編,用嘗試身體不同部位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沙發造型。
三、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情趣游戲法: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
2、角色扮演法:根據故事內容,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角色扮演。
此外,我將適時地采用啟發提問法、賞識激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對音樂游戲更加熱愛,達到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四、教學準備
本節課的活動準備是節奏感強、音樂歡快的《甩蔥歌》。
五、活動過程
教學流程:激發興趣――提煉動作――感知音樂――更高更適宜的挑戰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二、提煉動作、感知音樂
完整和樂,解決音樂、動作和故事的關系。
(1)老師帶領幼兒坐在椅子上用手進行律動游戲。
(2)教師提問:觀察猴哥、猴妹玩的什么游戲?兒歌里還說了什么內容?
(3)聽音樂,再次用手進行律動游戲。
三、 更高更適宜的挑戰
(1)創編沙發造型。
(2)教師請一名幼兒玩游戲,引出愛惜和保護沙發。
(3)請兩名幼兒玩游戲,合作嘗試變沙發。
(4)請所有幼兒自由找朋友,創造性表現自己的沙發。
(5)邀請客人老師一起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