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八只小狗抬花轎》
教學目標: 1、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的情感。 2、借助圖譜嘗試為歌曲創編情境性的綴詞,體驗創編成功的喜悅。3、樂于與同伴合作表現,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律動引入1、律動進場,教師聽《大花轎》音樂帶著幼兒進入……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把大花轎抬進來好嗎?2、復習音樂《八只小狗抬花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3、你們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反饋:很好玩 很活潑 你覺得還可以怎樣把這首音樂唱得更好聽?4、根據學生反饋,教師引導或指導幼兒用不同的表情和動作演唱音樂,并請各別的幼兒來示。5、根據同學們說的,用上這些方法來唱一唱。二、新課學習1、我也有一種好的方法,就是在歌曲后面加上一些好聽的綴詞。你們說,小狗抬花轎的時候會發出什么聲音?反饋2、出示第一個節奏圖:嘿呦嘿呦嘿嘿呦;——教師示范唱,并進行完整的唱。3、借助圖譜,嘗試創編其它幾句歌曲。汪汪汪汪 呼嚕呼嚕 哈哈哈哈 ……三、表演歌曲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頂大花轎,你們想玩嗎?放花轎。2、今天請9位同學分別表演老虎和小狗。引導幼兒體會表演的方法及表情。分別說一說老虎和小狗怎么表演。3、幼兒分角色表演。交換角色進行表演。4、一組幼兒抬花轎,其余幼兒做樂隊。抬著花轎走出教室! 附:音樂歌詞 八只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一只小狗跌一跤,老虎狠狠踢一腳,小狗痛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花轎抬到半山腰呀,想個辦法真正好,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了一大跤,一二三向上拋,老虎跌了一大跤。 教師陳述: 一、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教學時孩子們對音樂很熟悉,很感興趣。對歌曲的歌詞也很喜歡,因為本身也是一個故事。因此,對音樂加入綴詞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并對音樂進行了重新的制作。在教學目標上,在初步熟悉歌曲的基礎上,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歌曲的情感。二是借助圖譜嘗試為歌曲創編情境性的綴詞,體驗創編成功的喜悅。二、教學策略 一是聽覺上的策略,體現在對音樂的選擇上。二是教學中形象化的策略。在第一課時中,使用多媒體的運用上,進行了活動的設計,從而讓畫面吸引孩子,體現了形象性的特點。三是游戲性的策略,在教學過程的結束部分,為孩子們設計了一個游戲的表演環節,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興趣盎然,達到教學的效果。四是教師角色定位的策略,教師自己在表情、動作,融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孩子們的朋友,引導孩子們參加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