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活動:節奏樂《拔根蘆柴花》
設計意圖: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打擊樂教學不僅能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訓練節奏感,而且能發展幼兒對音色、曲式結構、肢體表現力的敏感性,培養幼兒基本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組織紀律性和責任感。這首歌是一首江蘇民歌,全曲歡快活潑,表現了愉快的勞動場面,我們把勞動場面作為節奏符融入到圖譜中,能引起幼兒打擊樂器的興趣,起到了提示的作用,讓幼兒更好的演奏樂曲。
活動名稱:
節奏樂《拔根蘆柴花》
活動目標:
1、通過反復聽音樂、看圖片、看表演、玩游戲、了解音樂的性質(活潑歡快),知道名稱,對節奏樂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在活動過程中逐步掌握節拍、節奏型。
2、激發幼兒探索的愿望,并掌握探索的方法,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靈敏的反應能力及節奏感。
活動準備:
圖片、鈴鼓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樂的性質,掌握節拍。
1、聽音樂一遍:“聽聽音樂,心理覺得怎么樣?”(很好聽、很高興)
2、聽音樂按節拍拍手。
3、聽音樂幼兒按節拍隨意做動作。
“聽聽這首活潑歡快的音樂,你們想想可以做什么動作?”幼兒說出,老師哼唱樂句,引導幼兒按節拍做出動作并出示相應的圖片,如跳舞動作、生活動作(刷牙、洗臉、梳頭……)、勞動動作(擦桌、洗手帕……)。在音樂伴奏下幼兒按節拍隨意做出不同的動作。
4、聽音樂幼兒看圖片,按節拍做出符合圖片內容的不同動作。
二、在玩游戲《看動作拍節奏》的過程中掌握節奏型。
1、老師按節奏樂的節奏型做(擦玻璃)動作,引導幼兒拍出動作的節奏。
1老師做擦玻璃動作:問:“老師在干什么?”(擦玻璃)
2老師按x x x 的節奏擦玻璃,問幼兒:“老師是怎樣擦玻璃的?先擦幾下?后擦幾下?”(先擦一下后擦兩下)“老師擦玻璃一樣快嗎?幾下快?幾下慢?(一下慢,兩下快)老師哼唱(1)—(10)小節音樂,引導幼兒邊看老師擦玻璃的動作,邊拍出擦玻璃的動作節奏x x x 。
3老師按x x x x 的節奏快擦玻璃:“老師現在擦玻璃和剛才擦玻璃有什么不一樣?”(都是快擦)老師邊哼唱(11)—(16)小節的音樂,邊按x x x x 的節奏擦玻璃,引導幼兒拍出八分音符的節奏x x x x 。
4老師按x x x x 的節奏型做哈氣擦玻璃的動作:引導幼兒分析出哈一次氣,擦兩次玻璃(x x x x )。老師哼唱(17)—(18)小節的音樂,幼兒一邊觀察老師的動作,一邊拍出x x x x的節奏型。
5老師按x x x - 的節奏型做拍手、擦汗的動作:“老師又做了什么動作?”(老師累了,拍兩下手后擦擦汗)老師哼唱(19—(22)小節的音樂,幼兒邊觀察老師的動作,邊拍出x x x – 的節奏型。
6老師邊按節拍拍手,邊做欣賞玻璃的動作與表情:“老師擦完玻璃怎么樣?”(高興地拍手)“拍幾次手?”(四次)老師哼唱(23)—(24)小節的音樂,邊帶幼兒按節拍高興地拍四下手x x x x。
7放慢速度在音樂的伴奏下,邊觀察老師“擦玻璃”的完整動作,邊拍出動作的節奏。
2、老師按節奏樂的節奏型做“包餃子”的動作組合,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出“切菜”的情節和節奏型,并拍出動作的節奏。
(1)-(10)小節:按x x x 的節奏型切菜。
(11)-(16)小節:按x x x x 的節奏型剁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