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藝術領域活動《拉拉鉤》(唱歌)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在生活中容易產生矛盾,例如搶玩具、吃飯不排隊等等。《拉拉鉤》這首歌曲前半段通過對人物動作、表情的具體描寫,一句一重復的句式,和句句下行的旋律,生動地表現了互相生氣的兩個小朋友的形象。后半段在由比較緊湊的節奏營造出的稍快的速度中,抒發了小朋友互相拉拉鉤解決問題后的愉快情緒。歌曲取材貼近幼兒生活,容易引發幼兒共鳴,易于幼兒理解學唱。通過演唱歌曲,萌發與同伴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情感,學習正確處理同伴間的矛盾。所以我選擇了《拉拉鉤》進行教學。
活動目標:1、萌發與同伴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情感,學習正確處理同伴間的矛盾。(情感)
2、感受歌曲前后情緒的變化,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現不同的情緒。(認知)
3、嘗試自編表演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內容和情緒的理解。(能力)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前后情緒的變化,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現不
同的情緒。
活動難點:嘗試自編表演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內容和情緒的理解。
活動方法:談話法、示范演唱法、表演法、討論法、講解法、練習法。
活動準備:1、教師準備:《拉拉勾》的歌曲錄音、小朋友生氣等圖片。
2、幼兒準備:對歌曲節奏、旋律的基本感知。
活動過程:1、練聲:《唐老鴨和米老鼠》
2、以“好朋友”為主題進行談話,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
(1)、提問:
a、 你們有好朋友嗎?
b、 跟好朋友在一起玩有什么感覺呀?
c、 和好朋友生氣時你會有什么感覺?
d、 你會怎樣解決呀?
3、學唱歌曲《拉拉鉤》
(1)、教師朗誦歌詞。
(2)、提問:
a、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
b、歌里的小朋友怎么啦?
c、他們是怎么解決的?
(3)、聽錄音唱。
(4)、提問:
a、歌曲開始時小朋友怎么啦?
b、他們會有什么感覺?
c、后來他們是怎么解決的?
d、解決完了他們說的什么呀?
e、前半段和后半段中間有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