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鐘表店》(精選3篇)
大班音樂《鐘表店》 篇1
活動目標:
感受旋律和節奏,嘗試看節奏譜用小樂器進行表現,有初步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動準備:響板、三角鐵、鈴鼓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說說聊聊鐘表店
——你們都去過一些什么商店呀?
——我們來聽一聽,這可能是家什么店。
幼兒傾聽音樂一遍。
二.聽聽做做各種鐘表
——音樂鐘表店里有些什么鐘?你看見過什么鐘?這些鐘都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我們再來聽聽,音樂中有這些聲音嗎?
幼兒再次欣賞音樂。
——如果你是一只鐘,那么你會是一只什么鐘?
幼兒肢體動作表演
三.看圖譜,樂器表現鐘表聲音。
——今天我帶來了一些樂器,我們用這些樂器來模仿鐘表的聲音。
——出示響板,這是什么?你覺得這個聲音像什么?(鐘走路的聲音)
出示圖譜,幼兒全體練習
——出示三角鐵,這個聲音像鐘在干嗎?(整點報時)
出示圖譜,幼兒看著圖譜練習。
——出示鈴鼓,這個聲音像鐘在干嗎?(鬧鈴在響)
四.幼兒合作演奏。
——這些鐘放在鐘表店里,它們會一起發出聲音的,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么發出聲音的?
幼兒解析完整圖譜。
幼兒分三組練習。
完整演奏。
大班音樂《鐘表店》 篇2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圖譜、動作等多種形式感受樂曲abaca的結構特點。
2、嘗試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體驗樂曲所帶來的愉悅之情。
活動準備:
1、課前了解鐘的相關知識(鐘擺、各種造型的鐘)。
2、圖譜一張,樂曲《鐘表店》、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提示課題,初步感知樂曲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音樂《鐘表店》。《鐘表店》里藏著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猜一猜:是什么故事呢?(完整欣賞樂曲)
(開門見山提示課題,讓幼兒直奔主題有目的進行傾聽)
提問:你覺得《鐘表店》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引導說出自己的感知)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abaca的結構特點。
1、在圖譜的幫助下,完整傾聽音樂,感知樂曲。
“《鐘表店》里究竟講了一個什么有趣的故事?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聽”(出示圖譜,請幼兒自由看圖譜完整欣賞)(借助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
2、欣賞樂曲,并感受樂曲的結構特點。
(1)“原來《鐘表店》里講的是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鐘表里,有許多不同樣子的鐘。聽說小朋友要來參觀鐘表店,管理員叔叔早早地就給各式各樣的鐘或上緊了發條或裝好了電池。早上,鐘樓里的鐘聲響了,各式各樣的鐘便歡快地擺動起來。管理員叔叔看到有的鐘上有點灰塵,他就用抹布擦擦這個鐘,又擦那個鐘。各式各樣的鐘被打掃得干干凈凈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歡快地擺動著。咦!擺著擺著,鐘表們就不知不覺悄悄地離開了貨架,高興地跳起了舞。唉!好像是小朋友們來了,鐘表們立刻停止跳舞跑回到貨架上,又歡快地擺動著。小朋友們真的來了,鐘樓里大鐘又敲響了,好像在熱烈歡迎。”
(2)“我們再來聽聽《鐘表店》的故事。”(隨音樂,師邊指圖譜,邊簡要地講述故事)(視聽結合,并通過故事情節的描述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樂曲)
提問:“音樂一共有幾段?哪幾段音樂是一樣的?”
(4)“在這幾段(指圖譜中a段)音樂里鐘表在干什么?鐘表是怎么擺動的?誰來做個擺動的樣子?(請2-3小朋友來做一做——放a段音樂);在這段音樂(指圖譜b段)里管理員做什么?誰來學學管理員打掃衛生的動作(放b音樂)?這段音樂(指圖譜c)鐘表又在干什么了?他們是怎么跳的,誰來試一試?(放c段音樂)”(分段欣賞,在感受理解樂曲結構的同時,嘗試用多種不同的動作來表現)
(動作與音樂匹配即可,不強調動作的難度及創編的多樣化,只要有多個動作就行)
三、用動作表示對樂曲的理解
1、“下面,我們一起來聽音樂表演故事《鐘表店》,請小朋友聽到了鐘表擺動的音樂,就坐在座位上做擺動的動作(師邊說邊用動作(用兩個不同的動作)提示);聽到管理員打掃衛生的音樂,你就做擦鐘表的動作;聽到鐘表跳舞的音樂,你就伸展手臂作跳舞的樣子;聽到鐘聲響起,就擺擺頭或點點頭”(師指圖譜,幼兒隨音樂自由地做對應的動作)
2、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要求(視現場學習情況)。
“下面教師不指圖譜請小朋友自己聽音樂看圖譜邊表演”
3、“不看圖譜也會聽音樂表演的,就看著你的好朋友邊聽音樂邊表演”
4、“下面由老師扮演管理員,請小朋友扮演各種各樣的鐘表,管理員給鐘表打掃衛生時,鐘表就看著管理員輕輕地擺動身體。”
5、“請一位小朋友扮演管理員,再次表演。”(根據情況可有可無)
大班音樂《鐘表店》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鐘表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讓孩子自覺遵守時間。
2.了解鐘表使用時的特征和方法。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
1、表示時間的圖片若干。
2、各種各樣的小鐘(幼兒自家帶來的鐘表展覽)。
3、鐘表店的各種鐘表錄像。
4、制作鐘表的材料:各種紙盒、紙張、紐紐棒以及教室里和幼兒園所有的東西(幼兒園各活動室和操場上的體育用具)。
5、鐘表制作圖。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面及整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鐘表在生活中的用處
1、(出示小房子布谷鳥報時鐘)給你們看一個好玩的鐘。
——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奮情緒。
2、我們已經參觀過鐘表店,看見了各種各樣的鐘,那么除了鐘表店有鐘,你還看見哪里有鐘?為什么那里有鐘?
——感受鐘對人們的用處。
3、除了鐘可以讓人們掌握好時間,還有什么可以讓人們來感覺時間?
——讓孩子把視線引向鐘以外的時間經驗。
老師(小結):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二、鐘的特點
1、我們在參觀鐘表店以后,一定有許多問題,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問題,誰可以解決?(幼兒提問,老師記錄,同伴回答。老師把握活動要點:(1)鐘面的數字;(2)鐘面的指針;(3)鐘的外形;(4)機械鐘和電子鐘。)
2、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可以記錄下來貼在“我的問題我們解決"上。
三、開鐘表店、自制鐘表
1、設計設計我們喜歡和想要的鐘,開一個鐘表店。
2、教師輔導,幼兒制作。
3、幼兒作品展示,互相欣賞。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鐘表,認識鐘表。
教學反思:
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參與熱情,整節課在師生的熱烈互動中完成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此次活動首先我認為在物質材料的準備上很充分,為幼兒后面的活動作了良好的鋪墊。整個活動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操作式教學”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從活動中體會知識的'演變過程,從而受到較好的教育效。
不足之處:
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學整時還是不錯的,后面在教學大約幾時的時候,語言不夠規范,上的過快,今后在這方面要注意。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有利于幼兒發展的情境,讓幼兒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
小百科:鐘表是一種計時的裝置,也是計量和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鐘表通常是以內機的大小來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