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精選7篇)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舞蹈樂曲aba結構,及節奏緊張、活躍,旋律輕快活潑的特點。 2.感知彝族音樂風格及舞蹈動作。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并知道彝族音樂風格及舞蹈動作。 活動難點: 讓幼兒知道舞蹈樂曲aba結構并學會彝族的舞蹈動作踢步。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方法: 示范法、練習法、表演法。 活動過程 : 1.欣賞音樂兩遍 ①引導幼兒感受其旋律及風格。 ②出示彝族服飾或圖片,聽舞曲音樂,知道這是彝族音樂。 2.幼兒欣賞舞蹈:教師身著彝族服裝隨音樂《快樂的啰嗦》做動作來到小朋友中間。 3.學習甩手踢步。 ①教師請幼兒觀察表演者的舞步特點,并做出講解。 ②幼兒模仿練習。 4.全體幼兒跟著教師隨著《快樂的啰嗦》音樂一起跳基本舞步,感受舞蹈的歡快和熱情。 活動效果分析: 在活動之前教師先讓幼兒聽一遍音樂,熟悉旋律并知道本首曲子是彝族舞曲,是由aba結構組成的,其次教師出示彝族人的圖片以及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第三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彝族舞蹈的動作,重點讓幼兒學會踢步以及甩手動作,全體幼兒跟著教師隨著《快樂的啰嗦》一起跳起來,感受了舞蹈的歡快和熱情,幼兒興趣很高,掌握的也很好,活動效果較佳。
活動內容:《大家一起跳起來》(歌舞) 活動目標: 1.熟悉3/4音樂的強弱規律和特點,體驗與同伴一起跳舞的愉快心情。 2.了解華爾茲舞蹈。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掌握華爾茲舞步。 活動難點: 讓幼兒熟悉3/4拍的強弱規律和特點 活動準備: 舞曲磁帶、彩色小方巾。 活動方法: 示范法、練習法、表演法 活動過程: 1.感知音樂,了解4分之3拍音樂的強弱規律。 2.幼兒面對面站成雙排或里外兩個圓圈,手勢彩色小方巾。 3.練習華爾茲舞步。 ①要表現出華爾茲舞步特點,舞步要連貫有起伏,可做向左向右轉身的華爾茲步,向前、向后的華爾茲舞步,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向左、向右自轉一周的華爾茲舞步。 ②身體動作可以做體側至上方揮方巾的動作,也可兩人相對而做。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2
教學內容:
欣賞 《快樂的啰嗦》
學習目標:
通過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 《快樂的啰嗦》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再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學生用手指數表示(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學生學唱,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學生將手放在頭、胸、腹等高度來表示不同的音區。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3
教學內容:
欣賞 《快樂的啰嗦》
學習目標:
通過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 《快樂的啰嗦》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再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學生用手指數表示(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學生學唱,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學生將手放在頭、胸、腹等高度來表示不同的音區。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4
教學內容:
欣賞 《快樂的啰嗦》
學習目標:
通過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 《快樂的啰嗦》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再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學生用手指數表示(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學生學唱,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學生將手放在頭、胸、腹等高度來表示不同的音區。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5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進教室:(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二、新授課: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在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
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以及在場的各位領導、老師,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6
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篇關于幼兒音樂《快樂的啰嗦》教學反思的范文,供參考!
幼兒音樂《快樂的啰嗦》教學反思一
本周我園邀請到建省著名兒童教育專家、作曲家陳澤銘教授進行觀摩指導與研討,作為一名中班教師,很榮幸能夠承擔這次的公開課,開展了智能音樂活動內容是《快樂的啰嗦》,這是根據一首著名的民間樂曲,用單簧管和大管演奏,樂曲作為打擊樂練習。根據本班孩子對音樂節奏的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的兩個目標:
1、能通過聽辨掌握音樂中打擊樂的節奏型。
2、嘗試進行兩種樂器的合作,感受合作演奏的快樂。學習音樂節奏對于幼兒來說是枯燥的,我將節奏融入到有情境的音樂中,從四個大環節熱身、聽聽說說、涂涂畫畫、敲敲打打中調動了幼兒聽覺篩選能力,聽覺辨別能力、肢體協調調控制能力,也能夠達到制定的目標。
通過認真分析教材及內容,這首歌曲的節奏旋律非常強烈,在課堂教學上我先打鼓打節奏問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接著每次的小游戲給孩子帶來驚喜,聽到音樂,孩子情緒不能自主控制,喜歡手舞足蹈,所以教學過程中幼兒都表現得十分地興奮,喜歡玩樂器。但不能靜下心來認真聽一聽,這也是我在今后教學中應多注意的問題。敲敲打打中,頑皮運用唱歌“樂器出來啦,輕輕拿"與‘樂器回家啦,放后面'建立了班級音樂常規,教師事先提出要求了幼兒看到樂器就會懂得不會讓樂器發出聲音。
不足之處,
1、教師與幼兒座位的距離過長,
2、審美由傳達節奏型沒有突出
3、在引導音樂樂器的聲音形象要準確。
通過這節活動 我也深刻認識到陳教授所闡明了兒童音樂教育和音樂兒童教育的目標,同時感謝我園提供學習的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幼兒音樂《快樂的啰嗦》教學反思二
音樂《快樂的啰嗦》是一首傣族的音樂,歡快熱鬧,風趣活潑,節奏鮮明,用于節奏樂活動非常適合。這個活動由實習老師承老師執教,承老師非常認真好學,主動聽了大二班楊老師的這個活動,然后把自己的思路加進去,才開始上課。承老師對自己和我們班里的孩子還是很有信心的,她說大二班音樂活動的常規沒有我們班的好,我們班拿樂器、交換樂器只要用手勢,而且節奏感非常的好,知道許多音樂方面的專業術語和知識,出現一個符號能很快知道什么意思。我說這其實都靠平時的積累,幼兒接觸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會理解明白了。所以,看一個音樂活動的好壞,只要看孩子在音樂活動中的表現,就知道老師平時的工作態度了,任何花哨的教學具都比不過孩子經驗的積累。
孩子們的演奏非常地動聽、整齊,承老師說非常有成就感,但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光這樣一個節奏活動太簡單了,在承老師結束活動后,我沒有然孩子們收樂器,而是請個五六個節奏感比較強的孩子上去做小指揮。接著讓孩子講一講音樂的性質,講一講傣族的節日風情,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音樂。
幼兒音樂《快樂的啰嗦》教學反思三
打擊樂活動中的節奏訓練、對音樂的理解是比較難掌握的。怎樣讓音樂形象化,讓幼兒很快能接受呢。我根據選擇的音樂設計了一張圖譜,并創編了一個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內容,初步熟悉節奏。a段地音樂平緩一些,我告訴幼兒小火車要出去旅行啦,它一邊跑一邊唱著歌:嗚嗚 嗚、嗚嗚 嗚、轟隆轟隆,嗚嗚 嗚、嗚嗚 嗚、轟隆轟隆,把語音節奏融入故事中,,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語音節奏訓練,因為有語音節奏的訓練,再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節奏,幼兒很快就掌握了。最后在用打擊樂器演奏,整個活動一環扣一環,感覺還是比較順暢。
反思整個活動,也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好。1、第二環節是幼兒一遍聽音樂、一邊看圖譜,老師只是讓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指圖譜,如果老師再讓幼兒一邊分段聽音樂、一邊聽老師之圖譜講故事,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會更深刻。2、圖譜中用圓片表現轟隆轟隆的聲音不是很明顯,畫簡單的輪子會更清晰,更利于幼兒掌握節奏。 3、演奏音樂結束的地方還可以處理得更好些。
大班音樂《快樂的啰嗦》 篇7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進教室:(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二、新授課: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感受發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查找關于彝族節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教師播放《快樂的啰嗦》)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
a.、節日:插花節、植樹節、祭龍節、賞花節、火把節……(多媒體播放火把節盛況) 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學生復習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舞蹈隊學生演示基本舞步) 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一學生用琵琶演奏《快樂的啰嗦》)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在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了幾次?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
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以及在場的各位領導、老師,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