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羅嗦(通用4篇)
快樂的羅嗦 篇1
寧波市第一幼兒園 王旭臣 設(shè)計意圖: 《快樂的羅嗦》是一首廣為流傳的歡快、活潑的云南民間舞曲。是幼兒所喜愛的 。新《綱要》中提到:幼兒藝術(shù)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件的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yīng)主要在于激發(fā)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 那么,怎樣在本活動中體現(xiàn)新《綱要》的精神,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演奏樂曲呢?在此活動中,我以幼兒最喜歡的動物為題材,編成簡單的故事導入教學,并將樂句分解,與故事中動物的特征相匹配,在這基礎(chǔ)上,讓幼兒扮演小動物并自由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結(jié)合形象、生動的圖譜,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再請幼兒將動物與樂器相匹配,這樣的做法使幼兒能輕易地感受曲子中不同樂句的強弱變化,較快地感受、理解樂曲。 重點: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及演奏樂曲。 難點:有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難點解決:學習看圖譜及教師的身勢動作。 目標:
1、學習節(jié)奏樂《快樂的羅嗦》,感受、表現(xiàn)樂曲歡樂、活潑的情緒,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運用舞蹈動作和觀看圖譜來表現(xiàn)樂曲及演奏方式。進一步學習看圖譜演奏。 工具與材料: 1、圖片、圖譜,幼兒使用的胸飾:小兔、小馬、小青蛙、小羊若干,獅子一個。
2、錄音機、錄有《快樂的羅嗦》的磁帶。
3、打擊樂器:小鈴、鈴鼓、圓舞板、雙響梆子、鼓、鈸、洗衣板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及樂曲。
提問:小動物們演奏的這首曲子,曲名叫什么?你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二、動作與節(jié)奏相匹配。
1、 出示圖片,聽音樂,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小動物的動作,并在教師的幫助下確定節(jié)奏型。
2、幼兒自由選擇,教師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佩帶胸飾坐到該位置上。) 教師: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完整跳舞吧,那么怎么跳呢?請看圖譜吧。(出示圖譜)
(1)幼兒看圖譜跟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
(2)教師用身體動作指揮幼兒完整表演動作。 三、樂器與動物相匹配。
教師:小動物們,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們來請一些樂器做朋友,請你們找一件適合你們的樂器吧。
1、小白兔,跳跳跳,可以用什么樂器來表現(xiàn)?為什么?
2、小馬,的篤的篤用什么樂器好?
3、小羊“咩——”地叫著,可以用什么樂器?
4、小青蛙,呱呱呱,用什么樂器表現(xiàn)? 四、幼兒選擇樂器,嘗試演奏樂曲《快樂的羅嗦》。
1、分句練習。
2、跟隨音樂教師指揮,幼兒完整演奏。
3、累加樂器鈸、鼓完整演奏。
4、藝術(shù)活動的高潮表現(xiàn):嘗試部分幼兒演奏,部分幼兒跳舞的綜合藝術(shù)活動。
快樂的羅嗦 篇2
教學內(nèi)容:
欣賞 《快樂的啰嗦》
學習目標:
通過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彈撥樂合奏曲《快樂的啰嗦》,分辨樂曲的段落,并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多媒體
教學過程 :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 《快樂的啰嗦》
1、導言:
同學們,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每個民族都用那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每個民族更是用那動人的音樂來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由彝族民間舞曲音樂改變而成的彝族彈撥樂《快樂的啰嗦》。請同學們在聆聽音樂的同時,細心感受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樂曲表現(xiàn)了怎樣一種場景?
2、初聽:
(鼓勵學生欣賞樂曲后,根據(jù)感受發(fā)表自己見解:熱烈、奔放、歡快、載歌載舞……)好,就讓我們一同領(lǐng)略用如此炙熱的音樂語言來傾吐心聲的民族,有著怎樣燦爛的民族文化,請同學們通過彝族人網(wǎng)查找關(guān)于彝族節(jié)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資料。
3、學生分組匯報,教師總結(jié):
a.、節(jié)日:插花節(jié)、植樹節(jié)、祭龍節(jié)、賞花節(jié)、火把節(jié)…b、民歌:敘事歌、山歌、情歌、兒歌。c、舞蹈:阿細跳月、打拽舞、煙盒舞。d. 樂器:巴烏、嗩吶、月琴等30余種。
4、復聽:
我們在對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請同學們再來欣賞這首《快樂的啰嗦》,同時分辨一下這首樂曲可分為幾段?學生用手指數(shù)表示(聽的過程中用身體表現(xiàn)音樂。)
5、分段聽:
a、教師出示主旋律,學生學唱,并請學生分辨其在第一樂段中出現(xiàn)了幾次?學生將手放在頭、胸、腹等高度來表示不同的音區(qū)。 b、感受下一樂段,通過不同方式感受變化。 c、感受三樂段在力度,速度上的變化。 d、用a.b的形式表現(xiàn)音樂。
6、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喜歡的樂段:
三、小結(jié):同學們,今天的課讓我們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樂文化,相信那炙熱豪放的音樂語言深深地打動了你我,今后我們還要利用各種機會,更多的探究民族音樂文化的淵源,把民族音樂發(fā)揚光大!
四、師生再見:(多媒體播放《愛我中華》)
快樂的羅嗦 篇3
集體舞:快樂的羅嗦
一:活動目標
1、 感受舞曲歡快的情緒及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2、 引導幼兒學跳單圈集體舞,能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3、 大膽運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重點: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并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難點:在舞蹈中正確表現(xiàn)方位動作
二:活動準備
1、 引導幼兒了解彝族火把節(jié)的傳統(tǒng)和風俗。
2、 每位幼兒腰間系絲巾(蝴蝶結(jié)朝右)、左手戴花環(huán)
3、 篝火
4、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點排成圓圈
三: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師:今天是彝族的火把節(jié),我們一起去參加火把節(jié)的篝火舞會吧!
(二) 、學習基本動作,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1、 教師示范碎步擺手動作
2、 引導幼兒觀察的基礎(chǔ)上學跳。
師:在出發(fā)前,我們先學一個彝族的舞步,你們仔細看我手、腳的動作是怎么樣的。
(三) 、學跳單圈集體舞,引導幼兒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師:我們就跳著這個好看的動作上路吧,趕路時注意安全,不走到馬路中間去,也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
1、 學習A段,創(chuàng)編“看、尋找、擦汗”等動作
師:我們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嗎?身體和手的動作可以怎么樣?怎樣才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
師:我看到你們都走的滿頭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師:我們用動作來告訴朋友還沒到呢。你們看(教師示范)這樣就更象彝族的動作了。
師:(出示篝火)你們看篝火!到了,你們高興嗎?高興時你們會怎樣?我們用動作來告訴對面的朋友吧。
2、 學習B段圍篝火跳舞的動作,引導幼兒動作整齊,弓箭步到位。
師:好朋友,準備好。讓我們圍著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師邊念口令邊帶領(lǐng)幼兒跟做)
(四)、完整舞蹈,教師用語言提示幼兒動作。引導幼兒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師:彝族小朋友跳舞時還喜歡發(fā)出好聽的聲音。(教師示范)你們學一學。
快樂的羅嗦 篇4
馮婷婷
一:活動目標
1、 感受舞曲歡快的情緒及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2、 引導幼兒學跳單圈集體舞,能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3、 大膽運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重點: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并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難點:在舞蹈中正確表現(xiàn)方位動作
二:活動準備
1、 引導幼兒了解彝族火把節(jié)的傳統(tǒng)和風俗。
2、 每位幼兒腰間系絲巾(蝴蝶結(jié)朝右)、左手戴花環(huán)
3、 篝火
4、 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點排成圓圈
三:活動過程
(一) 、引題
師:今天是彝族的火把節(jié),我們一起去參加火把節(jié)的篝火舞會吧!
(二) 、學習基本動作,感受彝族擺手舞的舞蹈風格
1、 教師示范碎步擺手動作
2、 引導幼兒觀察的基礎(chǔ)上學跳。
師:在出發(fā)前,我們先學一個彝族的舞步,你們仔細看我手、腳的動作是怎么樣的。
(三) 、學跳單圈集體舞,引導幼兒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創(chuàng)編動作。
師:我們就跳著這個好看的動作上路吧,趕路時注意安全,不走到馬路中間去,也不要碰到旁邊的小朋友。
1、 學習A段,創(chuàng)編“看、尋找、擦汗”等動作
師:我們看一看、找一找到了嗎?身體和手的動作可以怎么樣?怎樣才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
師:我看到你們都走的滿頭大汗了,快擦擦汗吧。
師:我們用動作來告訴朋友還沒到呢。你們看(教師示范)這樣就更象彝族的動作了。
師:(出示篝火)你們看篝火!到了,你們高興嗎?高興時你們會怎樣?我們用動作來告訴對面的朋友吧。
2、 學習B段圍篝火跳舞的動作,引導幼兒動作整齊,弓箭步到位。
師:好朋友,準備好。讓我們圍著篝火跳舞吧。走一走,拍拍手。(教師邊念口令邊帶領(lǐng)幼兒跟做)
(四)、完整舞蹈,教師用語言提示幼兒動作。引導幼兒用夸張的動作、激昂的叫聲,表現(xiàn)舞蹈奔放的情緒。
師:彝族小朋友跳舞時還喜歡發(fā)出好聽的聲音。(教師示范)你們學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