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三只猴子
設計意圖:《三只猴子》是一首詼諧幽默的兒童歌曲,旋律簡單,歌詞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歌曲表現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頭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三只猴子的調皮可愛像極了現實生活中的孩子們自己,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鳴,本活動嘗試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挖掘歌曲的節奏元素,通過蹦跳的肢體語言來表現樂句的節奏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活動目標:1.傾聽音樂,觀察圖譜,初步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特點。2.三人合作,分組練習,嘗試在x和反復變化中進行有節奏的蹦跳,體驗合作跳的成功與喜悅。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活動準備:1.歌曲音樂2.歌曲內容的圖片3.節奏圖若干套活動重難點:嘗試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反復變化中進行有節奏的蹦跳 。活動過程:一、 聽一聽,理解歌曲內容“聽一聽,歌曲里有什么?”傾聽音樂前三段。“你聽到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并及時清唱這句歌曲的歌詞。二、 跳一跳、感知不同節奏(一) 分析歌曲,激發跳一跳的興趣1.為什么小猴要在床上跳?教師小結:床上軟軟的,就像蹦蹦床,但是會頭上起包。有一種床在樂園,叫蹦蹦床,你們想來跳一跳嗎?如果我們能在蹦蹦床上有節奏的跳,也許就不會像小猴子一樣起包了。2.跟隨音樂,嘗試有節奏的跳一跳。(二)出示節奏1,鼓勵一拍一下的蹦跳 1.“每一句跳四下,一拍一下” (x x x x )幼兒集體嘗試。教師清唱。 重復一遍,“看看誰的頭上不起包”。 2.提升難度,三個小朋友按節奏一起跳。(三)變換節奏,激發幼兒挑戰的興趣1. 換新的節奏,(x x x ),鼓勵幼兒用拍手練習。2. 鼓勵幼兒上前示范,其他幼兒模仿練習。3. 三人合作練習新的節奏型。三、擺一擺,創編新的節奏(一)教師示范講解:每一組都有這些節奏型,動手擺一擺,變出新的節奏型,看一看哪一組能跟著音樂按節奏跳一跳。 (二)幼兒分組操作,自由練習,教師巡回指導。(三)分組表演,展示新節奏。四、分一分,合作表演節奏進一步提升難度,三人分工,輪跳節奏型,一人一拍,第四拍齊跳。鼓勵三組幼兒表演。五、想一想,領悟歌曲內涵 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剛才三只猴子頭上都摔了一個包,現在他們怎么樣了?”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小猴受傷住院了,你想對它說什么?”引導幼兒蹦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并能選擇合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