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畫太陽
活動目標
1.在有節奏朗誦歌詞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畫太陽》。
2.借助圖片和首句句型,遷移生活經驗推理歌詞內容和節奏,并根據節奏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3.大膽表達不同地方的孩子心中的美好向往,體驗由創編歌詞、自學歌曲所帶來的成功感。
活動重點
學習用跳躍和連貫的方法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創編歌詞、自學歌曲
活動準備
1.背景圖4幅:山、海、城市、草原,每幅畫中都有一個太陽。
2.粘性教具:山鷹、鴿子、海燕、駿馬。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圖片,推理每句歌詞的前半部分。
(1)教師出示四幅背景圖,問:這4幅圖上有一樣相同的東西,小朋友們能發現是什么嗎?
幼兒觀察發現:(這4幅圖上都有太陽)
(2)教師指山的背景圖,提供首句歌詞范例,讓幼兒按歌曲節奏跟念“山里的孩子畫太陽”。
師1:小朋友覺得這是哪里的太陽?
幼1:(山里的)
師2:對,這是山里的孩子畫的太陽,讓我們按歌曲節奏來念念“山里的孩子畫太陽”。( 注意休止符的表現)
(3)教師分別指海、城市、草原的背景圖,讓幼兒推理出后三句歌詞,并有節奏地朗誦。
師1:現在我們來看看另外三個太陽分別是哪里的太陽。
師2:請小朋友按照“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的節奏來念念另外的三個太陽。
2.幼兒遷移生活經驗,選擇匹配動物圖片,進一步創編每句歌詞的后半部分。
(1)讓幼兒分別將動物圖片與背景匹配。
教師出示山鷹的圖片,幼兒嘗試將山鷹和山的背景圖進行匹配,并說說為什么?
師1:老師手上有一只飛翔的山鷹,你們認為山鷹應該在哪里生活的呢?誰知道?
師2:那么有誰告訴老師你為什么這樣覺得呢?
教師出示海燕、鴿子、駿馬的圖片,幼兒借助相同的方法,進一步推理,將海燕與大海、鴿子與城市、駿馬與草原進行匹配。
師1:現在又有三只小動物找不到它們生活的地方了,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來幫它們找到各自的家,好不好?老師請知道的小朋友來把小動物送回它們生活的地方。
(2)教師進一步提供首句歌詞完整的句式、節奏,幼兒嘗試將第二、三、四句歌詞編完整,并有節奏地朗誦出來。
師1:老師把第一句完整地有節奏地念一遍,“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總愛把山鷹畫上”,小朋友也來念念。
師2:誰能來按照“山里的孩子畫太陽,總愛把山鷹畫上”來念念其他三個地方的太陽?
(3)教師按歌詞順序指圖,幼兒有節奏地念并記憶歌詞。
師1:接下來我們一起按著圖譜的順序完整地有節奏地來念念歌詞并努力記住歌詞。
3.幼兒遷移節奏型,主動匹配旋律,學唱歌曲。
(1)幼兒傾聽音樂,初步熟悉旋律,學唱歌曲。
師1:老師先唱一遍,小朋友仔細聽。
(2)幼兒找出歌詞與旋律之間節奏的一致性,輕聲跟唱。
師1:老師在唱一遍,你們聽聽第一句和第二句有什么不一樣?會的小朋友輕輕地跟著老師唱。
(3)幼兒演唱歌曲,教師自然接唱副歌,引起幼兒興趣。
師1:這次老師接在你們后面唱,聽聽我唱了什么?
4.幼兒回憶教師所唱副歌的歌詞內容,在教師形象動作的幫助下初步掌握連貫和斷頓的演唱方法。
師1:我們唱了幾個“畫太陽”?
幼1:(4個)
師2:前兩個“畫太陽”和后兩個“畫太陽”有什么不一樣?